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涿鹿秧歌角艺术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3 16:29

  本文关键词:涿鹿秧歌角艺术特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涿鹿秧歌角 唱腔 板式 戏曲


【摘要】:涿鹿秧歌角是明清时盛行于桑干河两岸的一个传统地方小戏,诞生于清宁堡村。秧歌是当地传统的民间音乐表现方式,起源于农人田间劳作插秧薅草时所唱的田歌;角是指唱秧歌时所用的打击乐器“铰子”。该戏曲从早期的民间小调发展为小旦、小丑表演的两小戏阶段,随后加入小生发展成三小戏,形成最初的戏曲雏形。表演时演员穿着布衫,锣鼓打击乐器伴奏,搭台唱戏,剧情多反应农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历史及意义;第二章秧歌角概述,从秧歌角的名称、地理人文概况、清宁堡概况、秧歌角剧目和习俗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秧歌角唱腔、板式艺术特色,从音乐旋律、结构形式、方言韵白、唱词发音等方面论述其流变的过程,并与涿鹿当地岔河梆子和涿鹿晋剧进行比较;第四章秧歌角伴奏乐器的艺术特色,通过表格归纳和区分秧歌角文武场伴奏乐器的种类;第五章秧歌角服饰化妆、道具特效的艺术特色,从服装的流变过程、人物化妆,道具特效方面展开论述;第六章涿鹿秧歌角戏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深入涿鹿清宁堡村,走访秧歌角传承人孟长瑞、康连城老人,通过调查伴奏乐器、记录乐谱,结合在学校学习的传统音乐学理论,在图书馆查找收集相关文献,对涿鹿秧歌角地方小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总结出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针对秧歌角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让这一传统地方小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书峰;;2015年河北邢台民间音乐考察活动实录[J];人民音乐;2015年09期

2 李大鹏;;西火干板秧歌艺术特色分析[J];音乐创作;2015年06期

3 李采;;浅析梁山灯戏的美学价值[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年04期

4 丁一波;秧歌探源[J];寻根;2001年02期

5 康保成;秧歌与阳戏[J];戏剧艺术;1998年06期

6 欧达伟;董晓萍;;河北乡村戏曲中的道德观[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1249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249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