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04 06:12
本文关键词:浅谈杨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出处:《戏剧之家》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笔者自2004年进入青岛京剧院工作,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在过多年的工作中,对"杨派"有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我们要齐心协力地推动京剧事业的发展,不辜负老师和领导的教诲、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厚望。
[Abstract]:Since 2004, the author has been working in Qingdao Beijing Opera Academy for 12 years, in the past years of work. We must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Opera, live up to the teachings of teachers and leaders, and live up to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作者单位】: 青岛京剧院;
【分类号】:J821
【正文快照】: 我们这一代京剧演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既要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又要将京剧艺术在21世纪继续发扬光大。我们面临着很多新任务、新问题,有些任务和课题是前辈们所没有遇到过的、没有解决的。尤其是在全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后,京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庆云;谈杨派《搜孤救孤》的演唱[J];戏剧报;1986年03期
2 李鸣盛;谈谈学习杨派艺术兼答观众问[J];中国戏剧;1991年02期
3 徐城北;人们为什么数典忘祖?——兼谈京剧中的余派和杨派[J];中国京剧;1992年04期
4 刘佳;杨派忧喜录[J];中国戏剧;1998年06期
5 顾炳兴;两张杨派经典老戏单[J];上海戏剧;2004年09期
6 郭军;;杨派演唱艺术浅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10期
7 董宏林;;浅谈京剧杨派老生唱腔特点[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10期
8 郭晓东;;杨派老生的“唱功”特色[J];剧作家;2009年04期
9 陈绍武;业精于勤 大器望成——记杨派须生张克[J];中国京剧;1993年05期
10 沈志良;;京剧老生余派、杨派唱腔之艺术研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1377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7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