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皮影造型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当代意蕴
本文关键词:试论皮影造型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当代意蕴 出处:《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皮影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却蕴含着多种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皮影属于民俗文化,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皮影只是一门拟人化的特殊剧种,却与中国国粹——京剧关联深刻而广泛;皮影戏已经远离了它鼓角争鸣的农耕时代,却在高科技时代坚守着一份属于自己的艺术审美价值和造型意识。在美术界,对这些纠结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然而更多是处于介绍、抢救和梳理的层面,而从理论的角度对它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比较系统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因为对一种近乎濒危的民间艺术形式,要揭示它产生、发展和走向没落的规律性,挖掘它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积淀,并使它成为融入现代社会的一种有机元素,是析不容易的。本文就是对此所作的一个初步尝试。 皮影的造型的独特审美,表现为以平面造型的轮廓为特征,以“侧影”的夸张变形,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给人以深厚拙朴之感和力度之美;“静观为画”的意境美;“动则呈戏”的律动美。 皮影艺术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依附的背景是农耕文化,现代人通过回味皮影,可以抚慰现代人怀旧的情结;通过现代科技的融入与创造,使皮影换发新的魅力;皮影的众多元素值得现代艺术借鉴,它的民俗观念、造型意识是永存的,并对现代艺术形式有重要启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现代平面设计和丝网版画中吸收一些皮影造型的象征性、装饰性等元素,不失为一种创新。
[Abstract]:Shadow shadow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art forms in China, but it contains many elements of other art forms. Shadow shadow belongs to folk culture, but it contain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Shadow is only a personification of a special drama, but with the Chinese quintessence-Beijing Opera is deeply and widely related; Shadow play has been far away from its drum horn contending farming era, but in the high-tech era adhere to a sense of artistic aesthetic value and modeling. In the art worl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entangled problems, different opinions. However, more is in the introduction, rescue and combing level, and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o it in-depth thinking and comparativ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articles are rare, because of a near endangered form of folk ar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gularity of its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explore its artistic aesthetic val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modern society into an organic element. It is not easy to analyze.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attempt. The unique aesthetic of shadow modeling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utline of plane modeling and the exaggerated deformation of "silhouette", which results in strong visual tension and gives people a profound sense of simplicity and the beauty of strength.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atching quietly as painting"; Movement is the rhythm of the play. Shadow art is the product of the agricultural age, it is dependent on the background of farming culture, modern people through aftertaste shadow, can soothe the nostalgia complex of modern people;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and cre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the shadow change new charm; Many elements of shadow is worthy of reference by modern art, its folklore concept, modeling consciousness is permanent. It is an innovation to absorb some symbolic and decorative elements of shadow modeling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and screen prin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若峰;皮影,电影始祖[J];旅游;2004年06期
2 司小建;路联达和他的皮影戏[J];北京纪事;2004年10期
3 松青;冀东皮影史话[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隋军;皮影艺术[J];中国摄影家;2002年11期
5 黄国楹;电影的先驱:皮影和皮影戏[J];美术之友;2003年04期
6 菅文华;唐山皮影享誉宝岛[J];两岸关系;2004年06期
7 唐宣文;小皮影 大舞台──唐山市皮影剧团主动拓宽发展空间的调查[J];中国戏剧;1998年12期
8 宋清;宝鸡皮影造型抉微[J];西北美术;2003年03期
9 ;唐山市皮影剧团主动拓宽发展空间的调查——小皮影大舞台[J];大舞台;1998年06期
10 袁瑞春;四川的皮影戏[J];文史杂志;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兴志;;皮影[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5年会庆论文集[C];2011年
2 沈民强;;浅谈民间团队与民间艺术传承——探源“海宁皮影”的思考[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3 刘颖红;;浅述抚宁皮影雕刻的文化特性[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郭艳芬;;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依法防范邪教在农村滋生与蔓延[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洪声;;松江农民丝网版画的形成和趋向问题探讨[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白帆;;保亭县黎族民间舞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巨克林;;谈谈表演在继承和创新中的重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张定虎;;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态势看宜昌乡村版画观念及其规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马英民;;秦皇岛地域文化与动漫形象塑造的结合[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苏旭光;;丝网印刷实验室艺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文凯;皮影渐行渐远的背影[N];衡阳日报;2005年
2 王庆峰;皮影考略[N];陇东报;2005年
3 常新;208件皮影进纪念馆[N];营口日报;2010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收藏穿越历史的光影[N];深圳商报;2011年
5 何茜;唱响皮影“救亡曲”[N];四川日报;2004年
6 王志衡、张锰 撰文并摄影;“皮影之乡”环县[N];光明日报;2003年
7 岳翔;我们何以保护“环县皮影”艺术[N];陇东报;2005年
8 宋鸿军;三套皮影题材的邮票[N];中国集邮报;2010年
9 记者 王玉贵;奖金颁给“非遗”贡献者 “王皮影”成受奖第一人[N];南充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满福 先朝阳;民间皮影群英会[N];甘肃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民;陕西东路皮影图案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张猷猷;求偶纪—对“李木脑壳”的关系与演化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楠;试论皮影造型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当代意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孙碧波;传统皮影的现代表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梁文俊;山西孝义皮影旅游营销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付琴;天门皮影造型艺术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5 李倩;交互式数字皮影制作与表演平台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耿阳;皮影元素在数字动画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应斌;传统艺术到现代设计的嬗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钟秋月;皮影效果风格化绘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涂俊;民间美术综合造型形态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10 荣梅;灯影里的绝唱[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85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8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