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传统剧目突破与创新可行性初探——以川剧《易胆大》为例
本文关键词:川剧传统剧目突破与创新可行性初探——以川剧《易胆大》为例 出处:《四川戏剧》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川剧 继承与创新 舞台设计 舞台调度 节奏把握 《易胆大》 查明哲
【摘要】:传承与创新,是各个艺术门类所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软件、硬件、理念及运用方式等方面的博弈与磨合,为戏剧戏曲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当然,也伴随着无数的挑战。新版川剧《易胆大》作为四川省川剧院一次大胆的探索创新,是一个经典剧本再创造的过程,其聘请查明哲作为导演的尝试,注定会为这出戏带来不一样的呈现样式及舞台韵味。这次尝试不仅对川剧艺术的传承创新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其他剧种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照。本文试图从此次四川省川剧院与查导所合作完成的创作中撷取一些亮点,以供参考。
[Abstract]: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have been the focus and thinking of various art categories, 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 software, hardware, idea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ame and the way to run in. For the drama practitioners to provide a lot of opportunities, of course, but also with countless challenges. The new version of Sichuan Opera as a bold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Sichuan Theatre. Is a classic script re-creation process, its engagement as a director of Chaming Zhe's attempt. This attempt is not only a rare opportunity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rt of Sichuan Op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tract some bright points from the collaboration of Sichuan Sichuan Theatre and Cha-guo Institute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系;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继承创新,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探求经典剧(曲)目的新生命——这一方针,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延续了大半个世纪。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数字声光效等硬件的普及推广,戏剧戏曲等传统艺术门类在继承与发扬、普及与推广方面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强;现代川剧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新时期川剧改革路向[J];四川戏剧;2000年02期
2 川竹;《面向新世纪的思考》、《川剧艺术引论》研讨会在蓉召开[J];四川戏剧;2000年03期
3 周企旭;西部大开发 川剧新跨越[J];四川戏剧;2000年05期
4 李致;川剧访欧演出日记(1985年)[J];四川戏剧;2000年05期
5 ;坚持改革创新 再造川剧辉煌——祝贺四川省川剧院建院40周年[J];四川戏剧;2000年06期
6 张庭秀;川剧艺术的一支劲旅——献礼给省川剧院40年院庆[J];四川戏剧;2000年06期
7 蒋健兰,刘乃崇;川剧名丑李笑非(三)[J];中国戏剧;2000年11期
8 王定欧;川剧研究百年史略[J];戏曲艺术;2000年04期
9 鄢然;川剧百年掠影[J];四川戏剧;2001年01期
10 游冰;诱导大众消费,创造川剧市场——从民间川剧团的勃兴透析川剧市场[J];四川戏剧;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文乾;;川剧现代戏印象及其他[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杜建华;;川剧硕士 艺高德美——记川剧梅花奖获得者、第一位川剧硕士肖德美[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3 ;青年川剧表演艺术家刘世虎[A];中国演员(2010年第2期总第14期)[C];2010年
4 刘德君;;四川省市、县级川剧院团生存现状调查 川剧的保护与传承之我见[A];中国演员:2013年第6期(总第36期)[C];2013年
5 刘德君;;从川剧现状谈地方院团生存发展空间的拓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6 雷音;;与时俱进努力促进川剧的传承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7 刘德君;;从川剧现状探索地方戏的生存发展[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8 肖得美;;浅谈川剧小生的表演艺术特点[A];中国演员(2009年第3期总第9期)[C];2009年
9 刘德君;;纪念“延座讲话”发表71周年 川剧名家名团展演在绵阳[A];中国演员:2013年第3期(总第33期)[C];2013年
10 胡芝风;;重庆川剧学会为李奎光先生举办从艺七十周年暨八十华诞纪念活动[A];中国演员(2008年第2期总第2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干德明;“中国川剧网”让川剧插上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干德明;纪念振兴川剧25周年[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驻四川记者 江永长;让川剧焕发长久艺术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舒适;川剧上网——传统与时尚的碰撞[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宋亚娟;黄金周 我市将端出“川剧盛宴”[N];乐山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建锋;继承传统 振兴川剧[N];乐山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石璐;凉山川剧45年兴衰[N];凉山日报(汉);2006年
8 张珏娟;振兴川剧必须坚持不懈[N];四川日报;2006年
9 张珏娟;川剧之乡 川剧招生何其难[N];四川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珏娟 何茜 实习生 张颖媛;民营川剧团:舞台越演才越大[N];四川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琦佳;川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66)[D];西南大学;2015年
2 林丹荔;论川剧的改编[D];西南大学;2015年
3 胡希可;民间职业川剧表演团体生存模式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王茂璐;川剧脸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小宏;川剧音乐在四川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涂军娅;论川剧艺术的喜剧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翔;川剧在中小学校的传承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鲁旺;基于影视媒介分析的川剧影视剧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秀明;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伟丽;从歌剧《图兰朵》到川剧《杜兰朵》的声乐文化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6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8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