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公报》看评剧在天津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关键词: 《大公报》 评剧 天津 出处:《戏剧文学》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天津自晚清开辟为通商口岸后,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城市娱乐业的繁荣。评剧自晚清传入天津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天津城市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公报》作为天津重要的报刊媒体,见证了评剧在天津的传播和发展历程。《大公报》对评剧的态度逐渐发生着变化。从排斥到接受,从不屑一顾到调查研究,从认为败坏风气到认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显示出评剧在天津发展的曲折性。
[Abstract]: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Tianjin opened as a commercial port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led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city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fter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troduced into Tianjin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ianjin's urban entertainment, Ta Kung Pao is an important newspaper and media in Tianjin. It witnessed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ntary drama in Tianjin. The attitude of Ta Kung Pao to the criticism of the play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rejection to acceptance, from disdain to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rom the thought of corrupt atmosphere to the certain social significance, it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 in Tianjin is tortuous.
【作者单位】: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近代天津自晚清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各国侨商,列省行贾,都荟萃于斯,真个是攘往熙来,旅至为归,一天天繁盛起来”[1],天津也成为了北方的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城市娱乐业的繁荣。戏曲演出作为天津市民最普遍、最热心的一种消遣方式,在城市娱乐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子晨;“中国评剧精神”的一次聚焦——看曾昭娟主演的评剧《凤阳情》[J];中国戏剧;2004年05期
2 丁末;评剧的创新[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8年10期
3 吉水;燕山神韵滦水声 首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述评[J];中国戏剧;2000年11期
4 匆木;北疆新韵缕缕春——评王镇范先生的《评剧音乐论》[J];戏曲艺术;2001年03期
5 张兴武;评剧戏迷的心声[J];中国戏剧;1996年09期
6 文竹;现代评剧《破碎的月亮》演出受欢迎[J];戏曲艺术;2001年02期
7 苏 安;评剧在发源地的生存现状[J];大舞台;2004年06期
8 ;评剧首次赴台演出[J];中国戏剧;2001年07期
9 周桓;唐山评剧好角多[J];中国戏剧;2003年01期
10 刘蕴和 ,杜颖;记评剧新秀徐金仙[J];大舞台;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殿增;;谈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王正明;;川剧唢呐曲牌及其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周传家;;京剧呼唤新的文化精神[A];北京古都风貌与时代气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书超;;论科教片的细节[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5 仲呈祥;;在伟大的时代加强中国电视剧理论研究[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曹树钧;;简论新时期海派京剧的国际影响[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吴平;;光束,另一种景——浅论电视文艺晚会中光束的视觉构成[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葛珍林;;谈戏曲舞台的与时俱进[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9 王岩;李虹;;狂欢的剧场魅力 活水的民间源头——长春民营二人转艺术院团演剧现象分析报告[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10 寒声;;从三晋傩戏看中原傩戏的流变[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欢;评剧声声[N];音乐周报;2002年
2 记者 陈彬斌;百年评剧又谱新曲[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记者 卢山;“冀东发展杯”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隆重开幕[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成群 解丽达 本报通讯员 王福龙;创新体制天地宽[N];河北日报;2010年
5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刘艳婷;任重道远谱华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崔立秋;中国评剧将何去何从?[N];河北日报;2001年
7 记者孙愫;“冀东发展杯”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圆满闭幕[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庆华;破茧成蝶展新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9 姚建国;评剧何以在成兆才手里辉煌起来[N];文艺报;2000年
10 赵惠芬;评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庚;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李芸;黄梅戏的兴起(1911-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萃娟;从评剧的起源和发展中分析近代冀东人的思想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卓琳;评剧《寄印传奇》的市场运作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3 王颖;冀东评剧与近代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爱娟;张玮导演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毛一春;河北省定兴县贤寓调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智联忠;抗日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戏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丁丽娜;图解黄龙戏之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兴昀;报刊媒体对京剧女艺人的呈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宁;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陈伦旺;土家族地区民间小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9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45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