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三首咏叹调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之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20:31

  本文关键词: 咏叹调 子君 伤逝 抒情性 出处:《山东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歌剧《伤逝》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部抒情歌剧。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伤逝》,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创作排练。由施光南先生编曲。歌剧《伤逝》中很多新颖别致的艺术手法,为这部歌剧艺术上的独创性和完整性都增添了色彩,打破了传统歌剧的表演形式。剧本沿袭了小说抒情诗的特点。这部歌剧用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与合唱相互结合的形式,来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歌剧主要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来倒叙整个故事。这部歌剧中子君的演唱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许多内心戏的表达,使这部剧的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更好地展示给听众,让听众更好的感受整部歌剧的精髓。子君在这部歌剧中许多咏叹调堪称女高音的经典之作,主要通过分析子君的三首咏叹调-《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包括演唱技巧、表演情绪、曲式结构分析)来探讨怎样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Abstract]:Opera is the first lyric opera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81 to commemorate the 100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Mr. Lu Xun, adapted from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y Mr. #internal_person1#,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Opera and Dance Drama Academy to create and rehearse. By Mr. Shi Guangnan's composition. Many of the novel and chic artistic techniques in the opera, "the death of the Dead", It adds color to the origina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opera and breaks the performance form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The script foll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yric poetry of the novel. The opera uses the form of aria, recital, choir and choir. To depict the inner emotional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Opera recounts the whole story mainly in the form of trickling no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 neutron monar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many inner plays. So that the dramatic structure and musical structure of the play can be better displayed to the audience, so that the audience can better feel the essence of the whole opera. Many of the arias in this opera are called soprano class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Zijun's three arias: "A touch of sunset", "wind storm", "unhappy life" singing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inging skills, performance emotions, musical structure analysis) to explore how to bett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在科技领域“大显身手”[J];少儿科技;2012年06期

2 ;萌狗阿吉 第三回:各得其所[J];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3年04期

3 刘勤艳;安娜和子君悲剧原因再探[J];文教资料;2001年03期

4 ;陈子君作品[J];艺术界;2002年03期

5 于惠;;女性主义视角观照下的子君的悲剧[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王涛;;论子君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改革与开放;2010年08期

7 蒋邦芹;周芳;;无聊与“子君之死”的关系[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顺来;她就是子君——谈林盈的表演[J];电影评介;1981年10期

9 吴宗蕙;论子君[J];北京师院学报;1979年02期

10 刘丽华;略谈子君悲剧的内因[J];鲁迅研究动态;1986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红卫 彭丽芳 孙润华 郑毅;在艰难中奏响生命之曲[N];农民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丁艳红 通讯员 杨耀东;“湖北海迪”田子君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N];孝感日报;2009年

3 常丹 董想明 金丽萍;活出生命独特的美丽[N];孝感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丽萍 麻雪;创新传统艺术 凤翔老农自创“墙皮画”[N];宝鸡日报;2010年

5 驻陕西记者 黄晓峰 赵建兰;千年墙皮画濒临失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周春文;我市诗人印子君荣获二等奖[N];自贡日报;2008年

7 穗音 整理;朱则平:提倡多元化的音乐教育[N];音乐周报;2008年

8 张坤山;用画笔抒写心灵[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记者 黎蘅 通讯员 邝凤兰;千名受助女生无一因贫失学[N];广州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曼君;子君村5300套经适房交付市民[N];昆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濡溪;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三首咏叹调艺术风格与演唱特色之探析[D];山东大学;2016年

2 余慧君;浅析歌剧《伤逝》中子君的音乐形象塑造[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许可;从子君重要唱段分析子君音乐形象的塑造[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王思雨;以《风萧瑟》为例谈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D];天津音乐学院;2015年

5 张薇;歌剧《伤逝》中子君形象的悲剧意义探究及主要唱段的演唱艺术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婷婷;“子君”唱段的演唱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雷秀莲;女性主义视角下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8 谢懿真;歌剧《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演唱分析[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李雯静;歌剧《伤逝》中子君人物形象及其唱段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张琳;论歌剧《伤逝》中子君三首咏叹调的风格把握[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501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501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