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话剧: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的合流
本文选题:孤岛话剧 切入点:民族国家观念 出处:《兰州学刊》2015年08期
【摘要】:马俊山先生指出,国家化和市民化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一组基本矛盾,走向市民化、拒绝国家化就成为中国话剧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对中国现代话剧整体而言具有普遍性,不过,孤岛话剧却是一个例外。以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为主要表征,孤岛话剧呈现出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形成这一合流趋向的推手就是孤岛时期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境遇。这一趋向深刻影响着孤岛话剧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孤岛话剧的文化品格、艺术成绩与历史局限都与此息息相关。
[Abstract]:Mr. Ma Junshan pointed out that nationalization and citizenization are a group of basic contradictions in modern Chinese modern drama, and they are moving towards the city. Rejection of nation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only way for Chinese modern drama to get out of its predicament. This conclusion is universal for Chinese modern drama as a whole, but islanding drama is an exception. It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citizens. The islanding drama shows a tendency of merg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tate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citizens. The uniqu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of the island period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form this confluence trend, which deeply influences the consonance and deviation of the island drama to "human drama" in the modern sense,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island drama.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剧艺社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44) 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013CYS006)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项目编号:11&ZD110)资助
【分类号】:J8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祥贵;李金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的理论正当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李哲罕;;“宪政爱国主义”足够了吗?[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3 刘永刚;;民族自治视角下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模式与族际政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4期
4 范立强;;新加坡的民族整合——以公共住房模式为视角[J];民族论坛;2014年09期
5 周晓丽;;基于民族地区特殊性下的社会治理理念及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6 陈翔;;英国欧陆均势政策的原因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刘永刚;李丹;;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下的民族权力析论[J];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8 傅钱余;;民族文学“民族性”的研究范式新议[J];天府新论;2014年04期
9 盛文沁;;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者论民族——以约翰·密尔为中心[J];世界民族;2015年02期
10 侯波;;民族地区的技术转移与传统文化冲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玲玉;论中国抗战音乐的伦理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伍斌;自由的考验:“百分之百美国主义”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单琳琳;民族根生性视域下的日本当代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丁轶;共同体、身份认同与归属[D];复旦大学;2013年
6 任勇;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孝川;云南边境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薛月兵;全球化与改革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代燕军;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机制构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2 赵琦玮;现代吉祥物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许环环;交互文化教育:基于文化差异类型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何及;20世纪英语学术界民族主义学术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吕阿龙;苏联民族问题再思考[D];山东大学;2014年
6 和福禧;新时期纳西族作家的小说创作[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赵佳;文化成员身份认同的困境[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黄静;越南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与民族整合进程[D];云南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纲;;近代上海文化与市民意识[J];上海文学;1995年10期
2 郭海燕;;20世纪中国都市题材小说中的市民意识和颓废[J];学海;2007年06期
3 穆子章;;大都市风范与小市民意识[J];学理论;1995年07期
4 薛毅;金定海;詹丹;;知识分子与市民意识形态[J];上海文学;1995年11期
5 孙丹虹;走向真实、走向世俗——李贽的市民意识及其美学思想简论[J];克山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6 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01期
7 武晋红;;儒家思想与市民意识之冲突——试论柳永思想及其悲剧命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史以英;;在市民意识和封建道统思想中抉择——从《黄英》管窥蒲松龄矛盾的世界观[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吴加才;蒋继华;;世俗狂欢下的晚明艺术[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李作霖;休闲文学及其评价[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于凤静;媒体应重视培养少数民族的市民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记者 杨沫;车主不良习惯给加油站埋下安全隐患[N];大同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效贤;市民意识与文人传统[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王梅梅;1525年农民战争视野下的德意志市民意识[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维玲;《金瓶梅》中的市民意识形态[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4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5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