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坚守

发布时间:2018-04-02 08:52

  本文选题:文化全球化 切入点:京剧 出处:《戏剧文学》2014年01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文化全球化"正在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坚守就变得尤为重要。京剧剧本文学的通俗性、戏剧结构的"减头绪"、审美追求中娱乐性与表演艺术的重拾,是坚守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主要构成,只有坚守住这些,京剧才不会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失去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京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思想才不会走上"消融民族文化"和"文化趋同化"等迷失自我的歧途,进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延续京剧及中国戏曲的"千年香火"。
[Abstract]:Driven by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s gradually approaching people's lif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 it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ick to the core value of Beijing opera art. The "subtraction" of the drama structure, the recreation in the aesthetic pursuit and the revival of the performing art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icking to the core values of Beijing Opera art. On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will Beijing Opera not lose its irreplaceable value,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thought carried by Beijing Opera will not go astray of "melt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so on. And then in the era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Beijing Opera and Chinese opera continued in the millennium incense.
【作者单位】: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8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广泽;忧思“文化全球化”[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2 王评章;;戏曲的创新与坚守[J];中国戏剧;2011年03期

3 马明捷;听顾颉刚先生谈京剧[J];中国戏剧;1996年05期

4 安葵;;论戏曲“关目”[J];中国戏剧;2011年03期

5 陈昌友;;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6 孙惠柱;;中国戏曲与现代文化[J];中国戏剧;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和德;;阳春白雪,返本开新——王仁杰剧作的古典化追求及其意义[J];福建艺术;2012年03期

2 赵振姣;;浅析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3 甘莉;;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4 胡俊红;;中国民俗家具与民族风情略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年12期

5 郭丽;;当代中国话语与翻译的迷途[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尹默;张馨引;;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美学意蕴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陈阳;全球化视角与国内电视剧生产体制和机制问题[J];南都学坛;2003年06期

8 李光丽;;声乐表演中的和谐[J];黄河之声;2012年15期

9 范丽;梁惠娥;肖宇强;;清末民初凤尾裙的仿生形态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李志雄,赵家文;论《喻世明言》情节特色之优劣[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凤英;文化全球化:一体与多样的博弈[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静;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赵改丽;黄春贵《文心雕龙之创作论》辨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燕娜;试论戏剧翻译的方法和途径[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杰;古潭清音—田汉历史剧创作论[D];河南大学;2007年

5 孙吉民;元杂剧情节模式化现象新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6 郑爽;《园冶》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仲先;《天工开物》设计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宋恬芳;复杂性设计中的整体观[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9 王惠;服饰与《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显芳;虚实之间的徘徊[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盛宁;世纪末·“全球化”·文化操守[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喜瑞;惊才绝艺几人如——忆砚秋先生[J];戏曲艺术;1981年02期

2 邓小秋;麒派花脸、武生和花旦[J];中国戏剧;1981年05期

3 ;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追悼会在京举行[J];当代戏剧;1981年01期

4 阿丑;厉慧良来陕讲学传艺[J];当代戏剧;1988年05期

5 王永运;一枝独秀震菊坛——忆京剧表演艺术家管绍华[J];中国京剧;2001年04期

6 陈骥;试论张蓉华的京剧表演艺术[J];戏剧文学;2004年07期

7 王希平;梅派艺术牵动着海外赤子的怀乡之情——访纽约京剧票友贾丽妮[J];中国戏剧;1984年12期

8 黄德泽;“小关肃霜”邢美珠[J];中国戏剧;1985年09期

9 左}C;师造化 得心源——纪念周信芳诞辰九十周年[J];上海戏剧;1985年02期

10 ;戏剧动态[J];当代戏剧;198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丹;;全球化的融合与本土化的坚守——以卡通影片的文化解读为视角进行的比较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刘景亮;;以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弘扬发展京剧艺术[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黄式宪;;略论中国电视剧文化生态的再整合[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4 李牧;;序[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5 黄式宪;;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民进海南省委文化委员会课题组;;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琼剧发展研究[A];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萌萌;;论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以电视旅游节目为例分析[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道新;;从“亚洲的电影”到“亚洲电影”[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林琳;宋宝珍;;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10 ;桂剧《欧阳予倩》晋京演出获好评[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弘扬国粹 唱响海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记者 罗云川;18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获“终身成就奖”[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记者 隗瑞艳;张火丁任教后首次举办专场演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炜 刘洋;戏曲革新要顺天应时[N];河南日报;2009年

5 孙毓敏;戏曲人才缺少宣传平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记者 李冀 邢虹;两岸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宁联手献演《凤还巢》[N];南京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臻青;梅韵芳姿[N];辽宁日报;2003年

8 记者 周玮;尚长荣当选第七届中国剧协主席[N];人民日报;2010年

9 实习生 温志宇;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昆明收徒[N];云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臻青;《风雨杏黄旗》为何在京上演受好评[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法刚;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存在、价值与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亚;论中国戏曲艺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常若凡;河北省高等院校开展京剧教学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W氀,

本文编号:1699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699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