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新秧歌剧建设再论延安文艺的民族性

发布时间:2018-04-21 05:51

  本文选题:新秧歌剧 + 延安文艺 ; 参考:《戏剧文学》2017年02期


【摘要】:延安的新秧歌剧建设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为“民族旧艺术为体、西剧艺术为用”和“改造后利用”。基于这个策略,新秧歌剧的重要元素——演唱、时空观、语言等方面主要取自于民族旧艺术,而在舞台表演上,则是西剧的写实性表演和民族旧艺术的写意性表演相互融合。新秧歌剧的“民族旧艺术为体、西剧艺术为用”体现出了明显的“民族性”追求,但“改造后利用”则显示出“民族性”背后有着更深层的逻辑支点——“大众化”和“政治实用性”。实质上,“民族性”可能只是“政治性”“大众化”指导与支配延安文艺活动的一个中介、一种策略;当我们研究、描述延安文艺时,不能将“政治性”“大众性”“民族性”平行并置。
[Abstract]: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Yanan's new Yangko opera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old folk art for the body, the western opera art for use" and the "remade use". Based on this strategy,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opera, such as singing, space-time view and language, are mainly from the old national art, while in the stage performance, it is the realistic performance of the western oper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 The freehand performance of the old art of the nation is mixed with each other. The "national old art is the body and the western opera art is used" embodies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Nature", but the "reformed utiliz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 deeper logical fulcrum behind the "National Nature" - "great publicity" and "political practicality". In essence, "people". "Nationality" may be only a medium of "political" and "popular"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Yanan's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a strategy. When we study and describe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 Yanan, we can not parallel the "political" "mass" and "National Nature".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邵牧君;;影视表演跟舞台表演基本上是两回事[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2 李邦禹;;提高表演艺术水平刻不容缓[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舞台表演艺术的产业运作与市场培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于平;舞台表演艺术“观赏性”摭论[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于平;中国音乐剧须建立产业机制[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苏涵;论戏曲叙事与戏剧性故事[N];文艺报;2005年

5 逢源;缺乏原创力的艺术也将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N];文艺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隗瑞艳;文化部首次派团赴国外考察音乐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张霞;音乐剧改变艺术的消费观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艺言;国家舞台表演艺术的新水平[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璐;探营北大国际音乐剧大师班[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吴文科;更加艺术地对待相声[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晟;论舞台表演在歌剧中的重要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丽丽;叙事·抒情表意·舞台表演[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丽;钢琴与声乐专业学生舞台表演焦虑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俊杰;欧洲宫廷舞蹈教学与舞台表演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5 韩阿婷;饰演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陈瑶一角的几点体会[D];河南大学;2015年

6 邱嫣;嫣然绽放[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7 李桃;浅谈基层声乐演员的舞台表演能力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8 柳庆阳;现代跆拳道舞台表演设计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岳华;演唱者舞台表演与听众的互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10 胥文琳;论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舞台表演[D];河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8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