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
本文选题:合唱 + 威尔第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歌剧是由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16、17世纪之交起源于意大利,自然意大利歌剧被认为是歌剧的正宗,而威尔第作为举世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在创作上随着他的娴熟技巧不断提高、日益精炼,他刻画性格的功力越来越细致入微、表情丰富,但是他的本质仍然率直、高尚、热烈,这些体现在他的歌剧合唱中比起那些伟大的咏叹调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这种风格从《纳布科》到《西蒙·波卡涅拉》始终如一,在《奥赛罗》中也未见“风格变化”,在现在恢复上演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发现不少佳作,喜歌剧《一日为王》尤为精美。在《纳布科》、《茶花女》、《游吟诗人》、《阿依达》等作品中的合唱更是放射出奇光异彩,绚丽多姿,令人神往,但是在往常的歌剧欣赏与排演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咏叹调和乐队斑斓色彩的渲染,凡是从艺术角度分析事物,终要归结到一个“美”字,有多少人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合唱在歌剧中的应用特征呢?有多少人去关注歌剧合唱部分的类型、结构、旋律写法、和声对位和作曲家特有的创作技法呢?又有多少人去深入分析合唱在歌剧创作角度上的特征和在表演角度上的特征呢?我想研究“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的意义就在于弄清楚这些问题。
[Abstract]:Opera, a comprehensive art of music, drama, poetry, dance and stage art, originated at the turn of the 17th century in Italy, and natural Italian opera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authentic opera. And Verdi's positio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opera composers in the world is beyond reproach. In creation, with his skilful skills improving and refining day by day, his ability to portray his characte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eticulous and rich in expression, but his essence is still frank, noble and enthusiastic. These are reflected in his opera chorus, which is no less than those great arias, from Nabucco to Simon Pokaniella, and in Othello there is no change in style. Among the early works that are now resumed, the opera "King of one Day" is particularly exquisite. In Nabucco, Camellia, Psalmist, Aida, and so on, the chorus is even more brilliant, colorful and fascinating, but in the usual opera appreciation and rehearsals, People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rging aria and the colourful rendering of the band. The analysis of things from an artistic point of view comes down to the word "beautiful". How many peo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eau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horus in opera features? How many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types, structures, melodies, harmonies, and composers' unique creative techniques of the chorus part of the opera? How many people go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oir in the angle of opera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I want to study the Applied Features of Chorus in Verdi Opera to find out these qu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伦毅杰;珠联璧合 独具匠心——评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在澳门第十二届音乐节首演[J];音乐爱好者;1999年02期
2 苏航;;从歌剧《假面舞会》阿梅莉娅的咏叹调浅谈威尔第的创作[J];音乐生活;2010年07期
3 韩峰;;浅析威尔第的歌剧创作[J];剧作家;2007年03期
4 金镇国;金顺爱;;威尔第的歌剧对美声唱法的美学要求[J];飞天;2009年22期
5 于凤高;;威尔第的《失足者》[J];音乐爱好者;2007年06期
6 陶立新;;论威尔第重视使用男中音的原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莉;;情欲和政治的悲剧——威尔第《唐卡洛斯》[J];歌剧;2009年03期
8 余凤高;;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J];音乐爱好者;2010年05期
9 PETER G.DAVIS;黄笑耶;;穆蒂与歌剧《阿蒂拉》:双双在大都会完成首演[J];歌剧;2010年07期
10 廖宁杰;;为什么说“辉煌男高音”是由威尔第歌剧派生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晓江;;属七和弦中三全音的价值及律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娴;袁晨野 唱威尔第歌剧是“男中之难”[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早报记者 周云;飞翔吧歌剧,乘着金色的翅膀[N];东方早报;2011年
3 刘诗嵘;热心公益的威尔第[N];音乐周报;2001年
4 刘洋洋 译;聆听C·蒙特威尔第[N];音乐周报;2002年
5 许渌洋;《弄臣》:不只有努奇[N];音乐周报;2010年
6 杨燕迪;半个世纪的长气息“渐强”[N];文汇报;2001年
7 ;《阿依达》让威尔第走进工体[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陈立;唱响威尔第大型歌剧《纳布科》[N];北京日报;2001年
9 吴云;文化亲民 “高贵”不贵[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陈立;歌剧《阿伊达》的创作与经历[N];音乐周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博;论合唱在威尔第歌剧中的应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荣;对威尔第的歌剧《命运的力量》中莱奥洛娜的咏叹调《安宁,,安宁》的演唱与教学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3 刘军;论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阿尔弗雷多的人物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刘雅琴;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角色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5 沈光耀;析威尔第歌剧《唐.卡洛》。以菲利普二世为中心的戏剧性体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6 杜欣欣;多重视角下威尔第歌剧中咏叹调的比较[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7 李永光;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咏叹调的演唱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国盛;威尔第歌剧男高音演唱特征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辉;威尔第歌剧《命运的力量》中莱奥诺拉的角色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10 肖明艳;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的艺术形象塑造[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7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78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