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用“五四”文学精神引领当代台湾戏剧——姚一苇对于当代台湾剧坛的意义、价值和贡献

发布时间:2018-05-16 07:21

  本文选题:姚一苇 + 当代台湾戏剧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喝五四奶水长大"的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剧坛的旗帜性人物。其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及其与生命同构的创作真诚,注重民族特质与人类共同性的题材主题描写,在人生困境中思索人与人性的形象刻画,以及为了表达人生思考而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执著探求等,都与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精神有着深切关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台湾戏剧在政治压抑下趋向衰微时,是姚一苇如同"暗夜中的掌灯者",以其深刻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精神,引领台湾剧坛艰难地走出那片荒原地带,走向具有思想内涵和审美探索的现代戏剧艺术。
[Abstract]:Yao Yiwei, who grew up drinking May 4th Milk, is a banner fig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drama. His drama "for Life" 's creative idea and its creation sincerity with the life isomorph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human common nature theme description, in the life predicament ponder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ity image portray,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thinking of life and the persevering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t is deeply related to the "May 4th" literary spirit represented by Lu Xu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when Taiwan's drama declined under political repression, it was Yao Yiwei, like "the Lights in the Dark Night," who, with his profound dramatic creation and dramatic spirit, led Taiwan's theatrical world out of that wasteland with difficulty. Towards modern drama art wit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中国话剧创作主潮”(12JJD7500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3;J8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远;饱含深情与哲理的《红鼻子》[J];剧本;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爱斌;意境与意象两种至境艺术形象的审美差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练暑生;象征[J];东南学术;2003年02期

3 朱维;;叶嘉莹“兴发感动”理论对王国维“境界”的体系化及反思[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王清亮;;从审美艺术精神看中西传统绘画差异[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8期

5 张雪;;试析王国维“境界有大小”的“高格”所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6 刘红芹;;姜草恐怖作品的主题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柳晓枫;;意境与典型之比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顾城;体育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赵洪涛;;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凸显“意境”的内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余思慧;;“长乐故事”之民俗事象及其文化意蕴[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维;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接受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刘毓航;领导艺术的审美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包阿拉坦巴根;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观念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燕;清末三大词学家论花间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磊;师陀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琳;高中思想政治课审美化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炜炜;满族婚俗家饰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田莉;林兴宅象征论文艺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茂锦;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萍;朝鲜族微型小说的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9 王先岳;《退遂斋诗钞》校注[D];广西大学;2004年

10 赵霞;走进象征的森林[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本相;姚一苇论[J];戏剧艺术;2000年06期

2 凌羽;“戏剧是最清苦的事业”——记台湾戏剧家姚一苇先生访问本刊[J];上海戏剧;1991年06期

3 曹明;台湾剧作家姚一苇新作《重新开始》[J];中国戏剧;1994年04期

4 龙迪勇;姚一苇的戏剧思想与美学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陈槞;与姚一苇教授相会在北京[J];中国戏剧;1990年11期

6 曹明;观照人生 关注现实——漫谈姚一苇的历史剧和现代剧[J];艺术百家;1993年01期

7 卢善庆;艺术形态和文化模式的反思──读(台湾)姚一苇《戏剧与文学》[J];龙岩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8 徐学;;姚一苇历史剧初探[J];戏剧文学;1988年10期

9 徐学;;姚一苇历史剧的现代性与民族性[J];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03期

10 林克欢;姚一苇先生和他的《红鼻子》[J];剧本;198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版编辑 胡兆燕 吴朱红;沉寂的话剧如何火起来[N];中国财经报;2007年



本文编号:1895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895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