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本文选题:戏曲艺术 + 现代戏 ; 参考:《艺术百家》2015年05期
【摘要】: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江苏省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意义重大。戏曲现代戏创作是戏曲在当代传承发展的难点和关键,我们每一位戏曲艺术工作者也都肩负着重大责任。江苏是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大省强省,盐城是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重镇,需要在目前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励。
[Abstract]:The 27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Modern Opera Research Society and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Jiangsu Opera Modern Drama Research Association are held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oper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Modern opera creation i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opera. Jiangsu is a powerful province for modern opera creation, and Yancheng is the important place for modern opera creation, which needs to be continued on the basis of the achievements made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中国戏剧家协会;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景亮,谭静波;戏曲艺术与观众关系的当代状况[J];中国戏剧;2000年08期
2 杜桂萍;论吴伟业对戏曲文体的选择[J];江汉论坛;2003年06期
3 陈维仁;还戏曲以娱乐性[J];中国戏剧;2003年08期
4 梁海;一份发人深省的戏曲调查报告[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5 ;《戏曲艺术》 2003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6 陆军;戏曲现代戏创作散论[J];上海戏剧;2003年02期
7 赵伟明;;戏曲艺术原创力刍议[J];戏剧文学;2003年09期
8 王惟惟;;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仪式暨“新世纪戏曲论坛”学术研讨会述要[J];戏曲研究;2004年03期
9 安葵;张庚的戏曲综合论[J];戏曲艺术;2004年03期
10 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安葵;;思想解放促进戏曲创作繁荣[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2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4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5 李简;;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6 施旭升;;戏曲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的本体性描述[A];东方丛刊(1992年第4辑 总第4辑)[C];1992年
7 孙书磊;;典型理论与20世纪戏曲批评“失语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上官涛;;崇雅归正——试论蒋士铨的戏曲创作[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建鹏;白岚玲:戏曲评点学研究的拓荒者[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严森林;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余青峰;当戏曲撞上“新娱乐”[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当舞台艺术遇到新媒体[N];文艺报;2014年
9 李小菊;阿甲:戏曲事业的改革者和创造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易木;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玉人;勃发与超越——新时期建戏曲创作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军华;明清女性作家戏曲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6 易勤华;戏曲诗性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蓓蕾;三十年戏曲文学创作概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9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英;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9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0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