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本文选题:歌剧《江姐》 + 音乐社会学 ; 参考:《音乐创作》2014年05期
【摘要】:本文以五版"江姐"发展演变的音乐现象为立足点,通过音乐社会学的视阈将五版"江姐"代表人物的不同演绎和各自所表现的不同时代特征一一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从而捕捉音乐社会发展中的中国民族歌剧衍变的态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musical phenomen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fifth edition of Jiang Jie,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different deduc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s of the five editions of Jiang Jie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s through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music sociology.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society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opera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山西省长治学院;
【分类号】:J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遂今;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1期
2 秦琴;;从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看歌剧《江姐》的社会影响力[J];戏剧文学;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乐;;论建国十七年时期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传播的“反哺效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廖颖;;呼与钢琴演奏[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3 刘杰;;大众音乐文化对影视剧音乐的影响[J];长城;2010年02期
4 吴少芹;;论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0年16期
5 程红培;;基于对大学生“当红流行歌曲”热现象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6 邱燕;;从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学视角管窥中国手风琴艺术[J];大家;2012年11期
7 赵秀彦;;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等教育传承[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2期
8 钱芳;;中西声乐比较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常钟文;;从地域文化谈安阳民间经歌的音乐来源[J];大舞台;2010年10期
10 田保卫;;议古今“乐”之不同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J];大舞台;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美冰;日常歌唱与文化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叙事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然;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苏音乐交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马志飞;马街书会民间曲艺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1979-2007)[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小戈;广陵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雅婧;现代视唱练耳教学理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慧芳;英语教学领域的音乐运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胡玉兰;关于跨界演唱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淋淋;从音乐社会学角度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璇;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动态传承与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芊;天津地区手风琴教学与演奏发展的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8 唐琨;素朴齐风 至情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瑞涛;赵lㄒ衾直嗉枷胙芯縖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晶晶;歌曲集《战地新歌》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雷;;中国文化对日本能乐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侯莉;;简论中国古典戏剧昆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3 杨郁;;歌剧《江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4期
4 季亚霞;;浅谈歌剧《江姐》选段的人物角色塑造——以声音为例[J];黄河之声;2011年01期
5 高学敏;秦腔脸谱艺术浅谈(一)[J];当代戏剧;1980年03期
6 ;施光南遗作歌剧《屈原》即将上演[J];人民音乐;1998年03期
7 商树利;;东北大鼓学术座谈会会议述评[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赵晓红;;独特·扎实·新颖——范丽敏《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读后[J];艺术百家;2008年06期
9 张进魁;;戏曲艺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评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3期
10 李丹;;有声有色,值得一读[J];读书;198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丹元;徐文明;;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龚治基;;试论“罗店划龙船”中的原生态基因[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 实习生 王雅睿;难觅踪迹罗卷戏[N];郑州日报;2006年
2 尚长荣;戏曲现代化:一个永恒命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邱军霞 张迎军;武陟县全力保护稀有剧种二股弦[N];焦作日报;2007年
4 记者 苏彤晖邋蒋新会;打造淮海地方艺术的大平台[N];徐州日报;2008年
5 韩普生;勾勒中国电影百年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韩金祥;关注咱们的老百姓[N];吉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马子雷;借改革东风 让吕剧释放活力[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莉;歌剧《江姐》中“江姐”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艺术处理[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晓梅;论轻歌剧的发展和艺术价值[D];西南大学;2006年
3 邱爱金;歌剧《江姐》中江姐的人物形象和音乐表现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易婷;歌剧《江姐》的音乐艺术特征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燕玲;台湾布袋戏的源起与演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孙莺;中日近世戏剧女角服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薛凌;论电影叙事模式的演变[D];西北大学;2003年
8 王勐;当代中国电影全球化理论与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婷;岳阳巴陵戏艺术特征和保护传承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蜀之;论中国传统“鬼戏”在现当代的继承和发展[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937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93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