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元杂剧看中国音乐与舞台艺术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6-13 05:01

  本文选题:元杂剧 + 中国音乐和舞台艺术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28期


【摘要】:元杂剧是我国古代将舞台艺术和音乐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简述元杂剧与中国音乐和舞台艺术的渊源以及从元杂剧中窥看中国音乐和舞台艺术的关系,最后阐述元杂剧中的音乐和舞台艺术的结合的影响。
[Abstract]:The Yuan zaju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tage art and music in ancient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Yuan Zaju and Chinese music and stage art, and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usic and stage art from Yuan Zaju, and finally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stage art in Yuan Zaju.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彝族饮酒文化与音乐”(项目编号CJY13-20)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居其宏;;综合舞台艺术史:中国音乐史的缺失与尴尬[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之亮;元杂剧虚字研究[J];戏曲艺术;2001年01期

2 朱崇志;情感之维──元杂剧的创作与审美取向[J];艺术百家;2001年04期

3 王昊;论元杂剧与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陈怀利;元杂剧的平民化倾向及其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闵虹;元杂剧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黑维强;元杂剧词语方言证[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吴晟;戏文、元杂剧情节长度差异及其成因[J];戏剧艺术;2001年01期

8 陈建森;试论元杂剧的演述性对话[J];戏剧艺术;2001年04期

9 刘颖慧;元杂剧中文人隐逸心态管窥[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娟;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红梅;;蒙古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张立环;;元杂剧的主题倾向与时代之关系[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3 刘代霞;;民族大融合中的元杂剧妇女形象[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4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之爱情婚姻剧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张厚余;;晋人剧作在元杂剧中的突出地位及原因[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韩丽霞;;浅论元杂剧的情节结构模式[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江中云;;浅论元杂剧曲辞的俗与雅[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8 曾凡安;;吸收.分解.延伸.传奇化——从元杂剧水浒戏看《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塑造[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建平;;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探析——兼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人物描写的演变发展关系[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10 李法白;刘镜芙;;《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之二[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艳;元杂剧:民族交融的艺术表现(下)[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吴艳;元杂剧:民族交融的艺术表现(上)[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李祥林;从元杂剧看城市里的商贩[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耿雪;元杂剧对欧洲剧坛产生深远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王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剧目正剧化:元杂剧末行士人君子形象建构的文化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雪辉;论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N];光明日报;2010年

7 张守中;从元杂剧的兴盛到蒲剧的形成(一)[N];临汾日报;2005年

8 兰州市西固区实验学校 李学温;小议诗词曲的演变和影响[N];甘肃日报;2009年

9 尹旭恩;天水方言考(下)[N];天水日报;2006年

10 廖奔;戏说“戏说”[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虹芊;论民俗在元杂剧中的分布及其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包珍;勾栏文化与元杂剧的繁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p,

本文编号:2012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12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