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柳琴戏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6-15 20:26

  本文选题:柳琴戏 + 研究 ; 参考:《大舞台》2011年03期


【摘要】:柳琴戏是目前山东省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独具的艺术风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学者们也相继发表出版了许多相关学术论文。本文将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与分析,为该研究的继续进行提供文献资料。
[Abstract]:Liu Qin opera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local opera plays in Shandong province. Because of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it is deeply loved by the local people. Scholars have published many related academic papers. This paper will systematically comb and analyze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and provide literature for th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
【分类号】:J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吉志;六十多年来蒲松龄俚曲研究概述[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2 李舜华;花园内外,阴阳两界─—试论《牡丹亭》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分与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李玉莲;追溯原型——元明清小说戏剧的改编传播[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李淑平;论《邯郸记》和《南柯记》中的“梦”的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吴永焕;说“(亻山西)”[J];方言;2000年04期

6 陈大维;浅谈我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影射技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期

7 段玉明;“五花爨弄”及其意义新探[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8 邵彬;;广辟蹊径觅《韶》音——对《祭孔乐舞》承传齐国《韶》乐的探索[J];管子学刊;2005年04期

9 周国雄;略论中国古典喜剧的本质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0 李敏;论中国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孟衡;;上党古赛仪典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杨飞;;花雅主体的嬗变与戏曲史的演进[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许并生;;由德江傩戏论傩文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5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陈刚;素朴与华丽: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丁淑梅;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雪莹;梦与情铸就的人生丰碑[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菡;大俗之美——浅论聊斋俚曲的“俗而不俗”的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倩;清代河北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曲荣伟;元、明负心婚变剧及翻案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程群;论李渔戏曲的商品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锦华;李渔戏曲理论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丁合林;元杂剧历史剧浅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凌云;《绣襦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真彦;傩:对一种仪式戏剧的田野调查及其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乔丽;戏曲舞台本科诨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莉娜;;浅谈柳琴戏的传承价值和未来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朱恒夫;;城市化进程中的戏曲导演研究[J];艺海;2011年07期

3 苏军;;商洛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以商洛花鼓戏《红袍》演出为例[J];音乐大观;2011年05期

4 朱振北;;红梅领秀 百花争妍——第五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综述[J];剧影月报;2011年04期

5 吴国钦;;评《晚清演剧研究》[J];广东艺术;2010年04期

6 刘晓玲;;茂腔之演变轨迹及源头刍议[J];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7 吴国钦;;评《明清堂会演剧史》[J];广东艺术;2010年05期

8 裴毅;;名票钱江话姜派[J];中国京剧;2010年04期

9 罗涛;;浅论上河阳戏正调声腔构成及特点[J];华章;2011年22期

10 周斌;;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之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邢兆远;柳琴戏: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N];光明日报;2009年

2 江淑君邋韩笑;柳琴戏如何“拉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王新民;好听易唱情亦真[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孔培培;在困境中探索多元化市场经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罗云川;“申遗”成功后如何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高振;柳琴戏《王祥卧鱼》亮相首都舞台[N];文艺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苏;戏如人生[N];徐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孙娜;王晓红为柳琴戏喜摘首朵“梅花”[N];徐州日报;2005年

9 满东广;新沂:农民看戏 政府埋单[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苏彤晖邋蒋新会;打造淮海地方艺术的大平台[N];徐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刘召明;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夏太娣;晚明南京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何丽丽;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伟;电视纪录片栏目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隽;皖南目连戏及其声腔曲牌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彬;评弹在苏州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马广临;影视平台如何展示东乡族生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5 韩瑞;上海市闵行区书场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敏;柳琴戏唱腔音乐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7 袁晓蕾;论枣庄柳琴戏的唱腔与念白[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高宏菊;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楠;鲁南柳琴戏声腔系统及音乐多元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熊小玉;新干“莲花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3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23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c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