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琉球演剧与明清中国戏曲之东渐

发布时间:2018-07-03 21:51

  本文选题:琉球演剧 + 戏曲东渐 ; 参考:《文艺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中国和琉球一衣带水,自明初至清末的近五百年间,中、琉之间一直保持册封和朝贡的关系,包括戏曲在内的中华文化源源不断输入琉球,渐次成为该国的主流文化。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政府对琉球的册封与文化输入基础上,重点考索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在琉球的演出状貌、艺术形态及"汉戏琉化"的历程,描绘琉球通过"上江户"将中国戏曲传播至日本的路径,为考察中国戏曲在周边国家的传播历史,揭示中、琉、日三国政治关系及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
[Abstract]:From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Ryukyu remained canonized and tributary.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was imported into Ryukyu and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ly combing the canonization and cultural input of Ryukyu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appearance, artistic form and the course of "Han Opera Luli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ute of Ryukyu's spreading Chinese opera to Japan through "Upper Edo", which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investigating the spreading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in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vealing the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of China, Ryukyu and Japa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传奇佚曲辑录、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CZW055) 中山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3WKPY4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恭生;琉球国在华留学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刘富琳;论琉球组舞的形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刘富琳;;使琉球录中的琉球组舞[J];海交史研究;2002年01期

4 板谷彻;张志凡;;关于唐跃[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5 细井尚子;张志凡;;关于琉球上演的中国戏剧[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6 板谷彻;细井尚子;张志凡;;关于《琉球剧文和解》[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利;;从清册封使录及《琉球入学见闻录》看儒学在古琉球的传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郑辉;;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7年03期

4 倪霞;;明清时期儒学在琉球的传播及影响[J];东南学术;2010年03期

5 李金明;;明朝中琉封贡关系论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黄裔;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7 崔军锋;儒学与明清琉球教育事业的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陈泽平;试论琉球官话课本的音系特点[J];方言;2004年01期

9 李金明;;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从文化传承看琉球的归属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刘富琳;;使琉球录中的琉球组舞[J];海交史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金明;;明代福建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3 夏玉润;;中国民歌[茉莉花]“五种版本”的形成、发展及现状[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4 李强;;中国与琉球群岛及日本戏剧文化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21辑——历史上中外文化的和谐与共生: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丽;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刘绍峰;琉球群岛地缘关系的时空演变及其区域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易红;明琉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玉葵;论唐代法曲的起源与流变[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2 李健;洪武时期明·琉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畅;清代琉球诗人及其汉诗[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侯培杰;论天妃信仰在琉球的传播和嬗变[D];延边大学;2014年

5 李家涛;清代江南地区水驿制度研究(1660-1911)[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6 林徽;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潘铮铮;乾隆时期中国教习对琉球学生教育之探微[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恭生;福州仓山区琉球墓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刘富琳;论琉球组舞的形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钰;日本吞并琉球与清政府对日交涉[J];文史精华;2002年08期

2 李莉;明清福州琉球馆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吴元丰;名目繁多的琉球来华使节[J];历史档案;2004年02期

4 李金明;明清琉球册封使与中国文化传播[J];历史档案;2005年03期

5 宫里正子,马海轩 ,董丹;日本人眼中的琉球漆艺与染织[J];紫禁城;2005年02期

6 王立芳;;移民琉球与东南亚的闽人[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7 李晓杰;;沧桑琉球[J];紫禁城;2008年07期

8 板谷彻;细井尚子;张志凡;;关于《琉球剧文和解》[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9 叶长海;;琉球演艺初识[J];戏剧艺术;2009年06期

10 王振忠;;清代琉球人眼中福州城市的社g生活——以s娴牧鹎蚬賷q姴本r2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君尧;;琉球馆:尘封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C];2011年

2 赖正维;;明清时期福州手工技艺在琉球的传播[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李金明;;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谢必震;傅朗;;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论略[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5 边文锋;;英国与晚清中日琉球交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岑玲;;清代档案所见之琉球漂流船的海难救助[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7 徐恭生;;明清时期福州与那霸的友好交往[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8 R売,

本文编号:2095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95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