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表演风格论
本文选题:王芳 + 昆曲艺术 ; 参考:《上海戏剧》2014年09期
【摘要】:正王芳,1994年凭借苏剧《醉归》、昆曲《寻梦》、《思凡》摘得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5年又以二十八折本昆曲《长生殿》荣获"二度梅"殊荣。作为一名苏、昆皆擅的艺术家,王芳转益多师,自出机杼,形成了具有自家特色的表演风格。用王芳自己的比喻,艺术创作经历"描红"、"临帖",最终境界才是"出帖":自成一京。
[Abstract]:Zheng Wang Fang, who won the 12th Chinese drama "plum blossom award" in 1994, won the "plum blossom award" in the 12th Chinese drama by virtue of Su Opera "drunk return", Kunqu Opera "Dream seeking", and won the "second plum" award in 2005 with 28 yuan of Kunqu Opera "Changsheng Dian". As an artist of Su and Quinyong, Wang Fang changed and formed his own acting style. With Wang Fang's own metaphor, artistic creation experience "drawing red", "temporary post", the final realm is "out of the post": a Beijing.
【分类号】:J8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红;;昆苑幽兰自芬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王芳访谈(下)[J];文化遗产;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杜瑞华;;反戏剧化与张爱玲的反高潮手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侯小琴;;浅析中国当代戏剧场面的电影化想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顾雪梅;;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价值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孙智丽;;浅谈《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姚洁;;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及其复兴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胡晓琴;;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戏剧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8 邵敏;;“安徽地方戏曲赏析”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李伟;“‘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10 王桂芳;杨晓春;;论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的动态表演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亚丽;;戏剧翻译标准问题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新宇;;消费文化视域下的话剧市场热点剖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2096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09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