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创新与舞台艺术原创研究——以蒙古剧《长调歌王—哈扎布》创作过程为个案
本文选题:草原文化 + 长调 ; 参考:《内蒙古艺术》2016年02期
【摘要】:草原文化作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类型,面临着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严峻挑战。怎样通过恰当的方式将之转化为现代社会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形态,获得在新时代中的位置,是学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长调歌王——哈扎布》的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传统艺术(长调)与现代戏剧(蒙古剧)的有机融合,还在舞台呈现方面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艺术科研机构与基层演出团体的合作。
[Abstract]:Grassland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cultur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orld, is facing the severe challenge of realiz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cultures. How to transform it into a cultural form that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in modern society, and gain its place in the new era, This is an issue of common concern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society. The innovation of the song king of the long tune-Hazab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long tune) and modern drama (Mongolian drama), but also explores a brand-new model in the field of stage presentation That is, art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grass-roots performance groups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长调[J];当代电影;2008年02期
2 格根塔娜;;长调大师哈扎布的灵魂性三种努古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林岩;高鹏军;杨荣;;梦中的长调[J];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02期
4 ;长调歌手自述[J];中国音乐;1999年01期
5 肖梅;长调,为谁而歌?[J];中国音乐;1999年04期
6 诺敏;郭子杰;;长调[J];草原歌声;2014年02期
7 孙生和;新吉乐图;;长调情[J];草原歌声;2006年03期
8 王凯山;;长调[J];词刊;2007年05期
9 枕秋;;春天,寻找马匹的长调[J];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陈志伟;;长调的草原[J];歌曲;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柯琳;;长调演唱技法“诺古拉”探讨[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2 张朔;;边走边唱——内蒙古原生态长调民歌采风随感[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3 和云峰;;长调之美与传承之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蒙古原生态民歌采风”随感[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4 瑟·巴音吉日嘎拉;娜·莫德格;;蒙古族长调民歌概念之我见[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5 王连福;;蒙古族传统音乐中的音乐治疗与长调歌唱疗法[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阿荣 实习记者 阿拉腾图雅;锡盟长调协会成立[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婵;纯正的长调哪里去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剑尘;载长调情久远[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4 刘军 张云龙;莫让“长调”离开草原[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郝秀梅 高娃 孟克;长调响彻云天 观众如醉如痴[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军 张云龙;长调——马背上渐逝的吟唱[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林;一个“圈外人”心中的长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额·巴特尔;别让蒙古族长调离草原渐去渐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宋晓梦 高平;长调传承:从民间走进学校的喜与忧[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冷德熙;一场有关草原长调的告别仪式[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图雅;蒙古大型长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2 陈艳秋;肃北蒙古族长调音乐及其演唱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文敏;蒙古族长调嗓音声学分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4 娜仁花;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玲玲;论布里亚特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巴·萨日娜;新疆精河县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民间长调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佳音;作为歌唱的制度与制度中的歌唱[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海日罕;试论马头琴与长调自然结合的规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阿维雅斯;论“古日哆”艺术特征及其流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0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