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爱美剧时期文学与演剧关系的调整及近代戏剧审美风范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8-07 17:22
【摘要】:正爱美剧时期(1918~1935)是中国话剧努力摆脱传统戏的影响,寻求建设现代舞台艺术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爱美剧一改文明戏艺人当家的传统,以文学为先导,以作家为领袖,给话剧注入了新思想、新题材、新形象,在与舞台的互相磨合、协调中,逐步形成了个性和写实两大近代戏剧审美风范。剧本风格的多样化与群戏场面的增多,则为导演的诞生和成长奠定了基础。爱美剧文学与演剧关系的调整,不仅彻底扭转了晚清以来的中国戏剧内容日趋空虚、腐朽、没落、僵死的严峻局面,而且刺激了京剧文学
[Abstract]:The period of Zhengai American Drama (1918 ~ 1935)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ge for Chinese drama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drama and to seek to build modern stage art system. To love American drama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 of leading the family of civilized opera entertainers, to take literature as the forerunner and to take the writer as the leader, has injected new ideas, new themes, and new images into the drama,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and coordinating with the stage. Gradually formed the personality and realistic two modern drama aesthetic styl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cript style and the increase of group play scen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birth and growth of direct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merican drama literature and drama not only completely reversed the increasingly empty, decadent, declining and frozen situation of Chinese drama content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but also stimulated the Peking Opera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05BB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来;新时期的中国话剧[J];戏剧艺术;2003年03期

2 李颖文;《立秋》为中国话剧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J];今日山西;2004年12期

3 宋佳样;综观90年代中国话剧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2期

4 颜榴;;不在状态的中国话剧去向何方?[J];上海戏剧;2005年02期

5 黄会林;;反映人民心声 讴歌时代精神——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J];求是;2007年10期

6 安宁;;百年圣殿 照亮明日辉煌——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J];中国戏剧;2007年05期

7 廖全京;;1940年代:中国话剧传统相对定型阶段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J];中国戏剧;2007年09期

8 夏伟;;“落轨”的中国话剧——中国话剧发展轨迹[J];戏剧文学;2007年09期

9 王卫平;;《立秋》:重振中国话剧之雄风[J];艺术广角;2007年05期

10 刘厚生;;发扬校园话剧的优良传统——纪念中国话剧百年[J];群言;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欧阳山尊;;战斗的历史——纪念中国话剧诞辰一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徐晓钟;;关注时代 开拓审美 走向大众 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周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宝群;;当代中国话剧的一大困境[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刘明厚;;主旋律戏剧刍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本相;向中国话剧致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修兵;喜迎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修兵;话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 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华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苏唯谦;浙江召开中国话剧诞辰百年纪念大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关登辉;讴歌时代精神 反映大众心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田本相;继承和发扬中国话剧的宝贵传统[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朱永华邋实习生 熊远帆;省会纪念中国话剧诞生百年[N];湖南日报;2007年

8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开创中国话剧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7年

9 李长春;在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李默然;汲取中国话剧百年发展的经验[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武洲;多面的现代性诉求[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蓉;比较视野中的1930-1940年代中国话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阎琨;从中国话剧的误区与反拨中反观戏剧的“综合”课题[D];厦门大学;2002年

3 贾丹晨;论中国话剧的“残酷”美学倾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过t熺,

本文编号:2170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170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