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北京怀旧”与认同危机:对近年“京味话剧”的深层解读

发布时间:2018-08-26 07:58
【摘要】:京味话剧的舞台所呈现的多是关于老北京城的人文景观、市井风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它通常在当下和过去、现代和传统的对照之下,回顾消逝的胡同乡土,悼念断裂的传统文化,回忆民族的历史过往,从而展示了一番关于"北京怀旧"的文化面貌。怀旧则是重建认同的一种手段。通过再现失落的胡同乡土,可为现代化进程之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现代人以暂时的抚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痛惜,意味着现代性语境之下面对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人们转而于本土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则是出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需求。但是京味话剧所展示的"北京怀旧",也是出于文化消费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修复现代人的认同危机。
[Abstract]:The stage of Jingwei drama is mostly about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ustoms, historical ev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 on. In contrast to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modern and traditional, it often looks back on the vanish of the hutongs, mourns the brok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calls the historical past of the nation, thus showing the cultural outlook of "Beijing nostalgia". Nostalgia is a means of rebuilding identit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lost hutongs can be a temporary consolation for the modern people who are confronted with identity crisi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display and regre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means that they are facing the threat of cultural homogeneit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People turn to local culture to seek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ommunity is out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need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However, the Beijing nostalgia presented by Jingwei drama is also for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cannot fundamentally repair the identity crisis of modern peopl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自强;再谈“京味小说派”──兼评《化俗为雅的艺术─京味小说特征论》[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2 黄益倩;;从“京味”到“渝味”:论话剧地方化风格的艺术追求[J];红岩;2009年03期

3 谷海慧;;京味儿话剧审美要素论析[J];戏剧艺术;2006年01期

4 李欧梵;;上海的摩登与怀旧[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4期

5 麻宁;;堪堪一碗卤煮汤 暖暖卅载京城情——观话剧《卤煮》[J];中国戏剧;2012年06期

6 杨立新;;执导《小井胡同》[J];中国戏剧;2013年12期

7 唐凌;;守护和守望——深度访谈话剧《王府井》导演任鸣、编剧郑天玮[J];艺术评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丽洁;魏文苏;;新世纪李龙云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石莉;;一道别样的长征景观——浅析音乐话剧《雁叫长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冯燕庆;老舍剧作的精品意识与中国话剧事业的振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凤媛;李蕾;;城市发展视野中的京味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贺桂梅;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味小说[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唐宏峰;;新时期以来京味文学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熊婷婷;;从戏剧性看戏剧翻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晨婕;;从修辞角度看戏剧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兼议英若诚《茶馆》英译本[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付平;鲁迅小说《孔乙己》的用词特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京;;浅析杨利民剧作的黑土地情结[J];大舞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涛;贾玉巧;赵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需求及政策设计[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席酉民;张晓军;;双重理性领导:中国二元制度环境中的独特领导类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关俊;郑想门;黄万斌;;原点与归宿: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的思辨——5年来S市法院行政案件异地管辖的反思[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4 许杨;;基于地缘性农业产业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以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子石村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5 杨晓丹;周庆华;;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宜兰经验解读及借鉴[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6 张飞;侯丽;;华北乡村地区城镇化途径特征、趋势及影响判断——基于山东张村的田野调查[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2204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04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