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濒危戏曲剧种的地方保护法规构建问题
[Abstract]:In the face of extremely vulnerable and endangered opera dramas, our protection of th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not only be limited to the general policy measures of national government form, but also take more effective compulsory protection measures such as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is was originally explicitly required by the UNESCO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basis of the most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is kind of "endangered cultural form", the standard of "endangered" of opera drama should b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ive, deterrent and binding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is basi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J8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明生;;福建宋杂剧的发现及其艺术形态初考[J];福建艺术;2012年03期
2 白瑞斯;王霄冰;;德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理念与法规[J];文化遗产;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芸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陈淑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陈兴龙;陈松;;人口流动与羌族文化传承研究——基于“瓦尔俄足”文化生态保护的人类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4 刘素芳;;在中小学开展库姆孜弹唱教学的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梁伟;;审其名实 慎其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术语的界定与翻译[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宋丽华;董涛;李万社;;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3期
7 李少宏;邓碧波;范圣玺;;设计创新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东南学术;2014年03期
8 李新;;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以大理民族文化遗产图文数字资源建设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刘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营利性演出的管理与开发[J];管理观察;2014年19期
10 王泽媛;;泽州县下村镇大南庄村牛拉桩故事传承情况研究[J];沧桑;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宇;袁大伟;;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会好吗——以鲁南奚仲文化的保育路径为例[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黄金葵;;中国传统节庆活动类休闲资源的深度开发[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魏鸣瑜;;浅谈文化共享工程福建省分中心自建资源的实践[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怀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舞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朱光华;吴为鹏;童秀端;;尤溪县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开展朱子文化系列活动为例[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新沂;;天津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4年
7 张振东;;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探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8 杨建军;阎智力;;论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的博弈策略[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9 颜下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特点、价值[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10 屈丽蕊;高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A];体育文化遗产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灿忠;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朱明清;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4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D];兰州大学;2014年
5 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孙克;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陶瓷及其活态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王玮;昆曲曲笛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8 于富业;关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初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9 苏义生;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张宗豪;江南船拳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一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金梅;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胡艳娟;论豫剧的法律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孙小利;晋西北“转九曲”仪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邹婧yN;安代舞及其变迁[D];辽宁大学;2013年
7 黄应余;滩头木版年画现状调研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段然;武强年画店铺景观时空格局挖掘与Web服务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闻年富;湖北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绩效评价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10 金德谷;阳戏现状及其发展探析[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霄冰;;德国巴伐利亚州家乡文化保护协会负责人访谈录[J];文化遗产;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卡罗琳娜·瑞布林 编译 史竞舟;[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巍;;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西大同举行[J];中国戏剧;2005年12期
2 张艳琴;谢玉辉;;2012年山西省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档案;2013年05期
3 王学锋;;20世纪“戏曲剧种”研究概观[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11期
4 吴乾浩;;中国戏曲剧种的命运和前途[J];戏剧艺术;1984年04期
5 辰声;《中国戏曲剧种手册》出版发行[J];戏剧报;1988年02期
6 边多;;对西藏戏曲剧种音乐的探讨[J];西藏艺术研究;1989年02期
7 王文章;;《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再版前言[J];艺术评论;2013年12期
8 李学恒;;漫谈京剧的服装[J];老人天地;2003年09期
9 夏月;;新世纪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戏曲研究;2002年03期
10 黄文娟;新世纪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镇江召开[J];艺术百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峰;;戏曲的生存现状和应对措施——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综述[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2 张垣;;戏曲剧种取名趣谈[A];中国演员(2010年第1期总第13期)[C];2010年
3 刘琦;;“高粱穗儿点头,蛤蟆叫好儿”[A];中国演员(2012年第6期总第30期)[C];2012年
4 ;石阡木偶戏简介[A];《中国木偶皮影》2013年第2期[C];2013年
5 黄秀英;;赞湖南省祁剧院《目连救母》 兼对粤剧与其他戏曲剧种在香港未来发展的憧憬[A];中国演员(2012年第1期总第25期)[C];2012年
6 张传贵;;石阡木偶戏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15期[C];2011年
7 秦学人;;给偶戏一席之地[A];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胡文礼;;杭剧[A];中国演员:2014年第1期(总第37期)[C];2014年
9 吕殿增;;谈宁河评剧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徐鹤苹;;闽剧的渊源和艺术特点[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研;用音像永存中国戏曲剧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记者 徐涟;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精彩不容错过[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黄小驹;专家艺术家座谈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文新;保护和发展戏曲剧种成为重要的文化课题[N];文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何小龙;让戏曲剧种唱响“安徽好声音”[N];江淮时报;2012年
6 毛小雨;地方戏曲剧种保护应深入二、三线城市[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记者 应春华 俞灵;我国将建戏曲剧种音像资料库[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原《上海戏剧》杂志社副社长兼副主编 陈云发;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已成“植物人”[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李亮;慎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珊珊;应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实行抢救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国珍;山西戏曲剧种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昔阳拉话戏调g胙芯縖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常雪连;论“二人台”的艺术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3 张W,
本文编号:2291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29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