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当代审美对越剧创新的逆向引领

发布时间:2018-11-14 16:43
【摘要】:戏剧的观演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体系,越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时代的进步和观众审美的需求,当代审美对于越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引领作用,为了避免迎合市场和艺术家的自我把玩,必须指出当代审美对越剧创新的逆向引领。文章试图从文学的时代感、观众的审美观和剧场的现代性等三个方面简要阐述越剧艺术创新所面临的当代审美,进一步明确和探索越剧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及路径。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ew and performance of drama is a complex aesthetic system.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Yueju Opera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s aesthetics.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Yueju Opera. In order to avoid pandering to the market and artists, we must point out the reverse guidance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to the innovation of Yueju Op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riefly expound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of the art innovation of Yueju opera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ense of the times of literature,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audience and the modernity of the theatre, and further clarify and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path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the opera.
【作者单位】: 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
【分类号】:J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丹元;当代审美与时空观的转换——读解当代艺术的一种方法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5期

2 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年03期

3 赵伯飞,狄俊;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内在联系的探析与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马卫星;杨丽娟;;当代审美趋势对戏剧形态的改变[J];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5 吴建新;赵伯飞;狄俊;;试析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J];理论导刊;2007年11期

6 刘伟林;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时尚[J];哲学动态;1994年12期

7 苗棣;日常行为与当代审美[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林玮;电子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J];新闻大学;1997年02期

9 潘知常;从再现到表现──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潘知常;从认识到直觉──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施立峻;;审美批评的限度与可能——从批判理论看当代审美批评的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卫华;面向当代审美实践[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孙江南;4个月销售3万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散步于笔墨之间[N];中国文化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冠君;当代审美时尚: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D];山东大学;2007年

2 丁龙海;当代审美功用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遥;当代审美行为方式的被动性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申洋;重塑中原“美”[D];郑州大学;2007年

5 杨晓红;当代审美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苏绪丽;中国审美文化“尚清意识”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1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31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