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中的民国戏曲期刊论略
[Abstract]: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 period of popular opera periodicals. The number of Chinese opera periodicals is not only the carrier of opera culture, but also the media of opera communication. These periodicals set up the communication idea,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opera, criticize the opera and construct the image of actors, which is 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opera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periodicals have academic theoretical value, literature value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value, which ar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新闻系;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国戏剧期刊与戏曲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D063) 湖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 湖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09.2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乐;京剧琴师地位与功能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2 杨璐璐;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朱践耳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音乐文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怡;从《锁麟囊》看程砚秋唱腔的美学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陈佳;晚清上海报刊与京剧的传播[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万思妍;浅谈京剧《霸王别姬》中梅派唱腔的演唱艺术[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5 张洪良;《游戏世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陈晓宇;《海上花列传》俗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陶波;赵颜求寿故事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8 周海涛;《老残游记》与山东民俗[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国强;黄芝冈戏曲史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10 雷家琪;古典戏曲中“寒窑故事”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仁;还戏曲以娱乐性[J];中国戏剧;2003年08期
2 梁海;一份发人深省的戏曲调查报告[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3 ;《戏曲艺术》 2003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3年04期
4 陆军;戏曲现代戏创作散论[J];上海戏剧;2003年02期
5 赵伟明;;戏曲艺术原创力刍议[J];戏剧文学;2003年09期
6 王惟惟;;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仪式暨“新世纪戏曲论坛”学术研讨会述要[J];戏曲研究;2004年03期
7 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8 ;戏曲艺术2004年1—4期总目录[J];戏曲艺术;2004年04期
9 朝问;戏曲的出路在于“松绑”[J];中国戏剧;2004年11期
10 安葵;戏曲现代戏保留剧目论[J];戏剧文学;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评章;;永远的戏剧性[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景亮;;把非遗保护的理念和成果融入戏曲生产[A];中国演员(2009年第5期总第11期)[C];2009年
3 智联忠;;培养年轻观众:戏曲发展的重大课题——福建京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思考[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4 何玉人;;在社会转型中实现新发展——论改革开放30年京剧剧目创作[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敏生;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刘祯;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苏敏华;戏曲也要适时而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 实习生 胡子轩;戏曲与动漫 如何牵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严森林;从理论实践情感上支持“新戏曲”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余青峰;当戏曲撞上“新娱乐”[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易木;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袁新学 杜央;平顶山出现农村戏曲“湛河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时空挑战与戏曲鼎新[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谢柏梁;小剧场戏曲:实验的活力与危机[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倩菲;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费泳;戏曲电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3 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静;元代文人与戏曲传播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张莉;红色神话演绎之路[D];浙江大学;2009年
6 郭丰涛;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7 刘璐;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8 杨飞;乾嘉时期扬州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10 张楠;从广播体操到戏曲广播操:探索当代中国人的身体规训[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333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3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