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戏剧中引发情感共鸣的视像表达——以话剧《搬家》的舞台视像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08 13:36
【摘要】:戏剧中引发观者情感共鸣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视像表达。不同的视觉形像和表达手法会触动观者心中不同的情感体验。本文以话剧《搬家》为例,从主观的视角、记忆的碎片以及流逝的光阴三个视像角度进行阐释,体味它是如何运用视觉形象轻叩那记忆深处的心门,从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rouse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of the viewer in drama,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is visual expression. Different visual images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will touch the viewer's different emotional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rama "moving" as an example, from the subjective angle of view, the fragments of memory and the lapse of time to explain how it uses visual image to tap the deep heart of memory, thus arousing the viewer's emo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
【分类号】:J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慧娟;;论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特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青;陈华;;中国传统图案创新设计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王文杰;余小荔;;论交流空间与建筑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3 兰艳萍;兰阳;孙丽娟;;大众文化消费的“魔幻童话”——关于哈利波特系列文学作品与改编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王晓博;李金凤;;康复性景观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范鹏亮;姚健;;大型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场地的视觉设计发展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胡小聪;杨明朗;;论包装视觉语言传递效应性的提升[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7 王俊琪;;视觉心理暗示对指示系统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8年05期

8 赵立杉;冯正斌;刘永琪;;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图片编辑研究[J];包装工程;2009年01期

9 崔若健;孙秀霞;;文化安全建构中的艺术审美心理介入[J];包装工程;2009年06期

10 谢筱冬;;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形式的简化心理[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海棠;;科幻画创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机制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2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雁;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罗杰鹦;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王晓博;以医疗机构外部环境为重点的康复性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赵欣悦;民国时期(1912-1949)美术字造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0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静;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菲;品牌服装网站配色表现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朱维;插画艺术在T恤衫上的运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迟菲菲;视幻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牛亚南;新时期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与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乔珂;“透”——从中国传统镂空器物到现代“透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白寒枝;京剧脸谱视觉符号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季又君;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丽娜;基于缓解负面情绪的手机界面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英若诚;我所看到的当代英美戏剧[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2 刘言;改头换面 曲谱新声 评剧《身外有个世界》的启示[J];中国戏剧;1989年12期

3 吴祖光;五次票戏记[J];中国京剧;1993年03期

4 王呐;贵州话剧《傩愿》在新加坡[J];中国戏剧;1994年09期

5 李仁义;;话剧的前途会光明——新春献词[J];广东艺术;1995年01期

6 严正;青年话语谈话剧──站在剧院大厅与青年的一席对话[J];中国戏剧;1996年05期

7 明霞;一片真情的绿洲——话剧《这里一片绿色》座谈纪要[J];大舞台;1996年01期

8 蜀人;美国第五十四届托尼奖评选揭晓[J];中国戏剧;2000年09期

9 厉震林;意义流失与话语再生——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误读形态[J];戏剧艺术;2000年01期

10 陈菡蓉;演绎温情——话剧《去年冬天》文本分析[J];上海戏剧;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默然;;纪念话剧百年[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杨新宇;;消费文化视域下的话剧市场热点剖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常晓华;;选择就是痛苦——张明媛与她的话剧《一人头上一方天》[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荣广润;;直面挑战 谋求发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个案分析[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5 列斌;;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增强话剧的表现力——评《春秋魂》的导演手法[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6 邹红;;游移:在剧本与舞台之间——话剧《红河谷》漫议[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韦刚;杜昂;;一次难忘的演出[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9 张羽军;;含英咀华 唱彻悲情——谈川剧《死水微澜》的艺术创造[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杜建华;;川剧《金子》的审美示范意义[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丽萍;四台海派话剧进京觅知音[N];光明日报;2004年

2 晨光;“明星话剧”—戏剧舞台“强心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苏丽萍;海派话剧京城争辉[N];光明日报;2004年

4 郭佳;话剧演出不理会市场准入?[N];深圳商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袁婷;别让话剧成为“历史文化遗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6 吕天璐 ;话剧亟待走出“近亲繁殖”的怪圈[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胡玲玲;从抽样调查号市场脉搏[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刘平;在轻松中显出深刻[N];文艺报;2005年

9 ;话剧怎么才好看?[N];工人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周暹;话剧《北街南院》好评如潮[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2 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3 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庆;上海滑稽述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5 汤逸佩;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6 满新颖;中国歌剧的诞生[D];厦门大学;2006年

7 周春雨;当代戏曲演出营销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8 吴武洲;多面的现代性诉求[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珏;“后写实”——90年代中国写实话剧剖析[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2 周春雨;当代海派话剧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性[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3 杨昕巍;声音世界的戏剧冥想——论话剧导演的听觉语汇[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4 许浩然;战时重庆国泰大戏院话剧演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s,

本文编号:236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6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