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地方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广西彩调神鬼戏阐释

发布时间:2018-12-11 10:03
【摘要】:正地方戏曲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承载着地方民众深厚而悠久的生存密码,包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阐释,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心理和思想情感。正如傅谨先生所说的,中国戏曲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活生生的表现方式,"具体到每个不同的地域,又只有地方戏曲,与各地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祭祀仪礼等等一道,能够超越于文人的思维与价值体系的趋同性,以其五彩缤纷的不同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内部各不同的亚文化圈特有的
[Abstract]:As a kind of local knowledge, the local opera bears the local people's profound and long survival code, includ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ife, and reflects their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ical feelings. As Mr. Fu Zhen has said, Chinese opera is a living expression of the unique mode of thinking and values of the nation. "in every different region, there are only local operas, folk dances and folk music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he said. The folk sacrifice ceremony and so on together, can surmount in the literati's thought and the value system convergence, with its colorful different forms, becomes the Chinese nation each different sub-cultural circle unique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边疆戏曲审美文化研究”(编号:13CZW015) 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资助专项课题“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编号:ZX201101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8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鹏飞;;当代展览馆的展示设计分析与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2期

2 艾孜买提·阿布都克里木;;论油画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大舞台;2011年08期

3 黄璐;;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与广西地域文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2 何飞雁;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晁成林;宋前文人入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小璐;区域文化视野中的“秦派民乐”创作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5 全崴;唐代地理岳渎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苏义生;原生态歌谣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成;;保护和扶持江苏地方戏曲调研引起热烈反响[J];江苏政协;2003年07期

2 王蕴明;;中国地方戏曲的当代生态环境[J];戏剧之家;2003年01期

3 石仲柯;人面桃花相映红——浅谈伴唱在陕西地方戏曲中的作用[J];当代戏剧;2004年06期

4 李锋;成教部举办“地方戏曲晚会”[J];戏曲艺术;2005年02期

5 柯仲齐;张黎峰;;地方戏曲 呼唤人才 市、县级剧团人才严重匮乏[J];中国戏剧;2006年04期

6 ;振兴湖北地方戏曲[J];世纪行;2006年11期

7 魏莉;;湖北地方戏曲的历史成就[J];戏剧文学;2007年07期

8 夏美芳;;地方戏曲市场化与剧团管理制度[J];福建艺术;2007年04期

9 王广粉;;陕西地方戏曲传播研讨会在西北大学隆重举行[J];当代戏剧;2007年06期

10 杨立川;;当代陕西地方戏曲传播的三种型态[J];当代戏剧;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佳强;;地方戏曲是地方风情的记忆……——在“地方戏曲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2 梅葆玖;;为长治地方戏曲研讨会题词[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3 葛珍林;;地方戏曲生存与提高重在科学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沈祖安;;移山九级 一以贯之——从《长治市地方戏曲研讨会》引起的遐思[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5 阳羡客;;保护传统文化 弘扬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宁波研讨会[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6 曲润海;曲志燕;;地方戏曲的市场在哪里[A];中国演员(2010年第5期总第17期)[C];2010年

7 胡克非;焦雯;张晓楠;;加强地方戏曲传承保护迫在眉睫[A];《中国木偶皮影》总第24期[C];2014年

8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长治地方戏曲研讨会部分发言[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9 李潞刚;;梨园盛会长治城 “梅花飘香”上党地——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长治地方戏曲研讨会召开[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10 罗德军;;洪湖花鼓戏《六月雪》荣获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奖[A];中国演员(2008年第6期总第6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教 义富;大力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N];扬州日报;2005年

2 朱俊清邋武勇;西北传统地方戏曲艺术亟待保护性扶持[N];西部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常会学 屈菡;以长效机制推动地方戏曲艺术振兴[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李松;全国政协戏曲考察团来鄂[N];湖北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山东记者 常会学 孟娟;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需破三重困境[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记者 雷辉 通讯员 赖南辉;岭南地方戏曲 研讨传承创新[N];南方日报;2012年

7 记者 孙敏;市政协专题调研桂林地方戏曲[N];桂林日报;2012年

8 省政协委员 陆欣;宣传推广安徽地方戏曲 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N];江淮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珊珊;传统地方戏曲该怎么走?[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记者 王立元;文化部出台地方戏曲保护扶持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雷;梨园拉魂第一腔[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乘;地方戏曲的现代转型与地域文化之建构[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少杰;皖派笛曲中的地方戏曲元素探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袁姗姗;筝曲《云裳诉》《望秦川》中地方戏曲元素的运用与演奏探析[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4 杨瑞;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葳;地方戏曲情系民歌[D];兰州大学;2012年

6 高攀;内蒙古二人台的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玉环;望都“新颖调”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李城;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的调查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申红玉;越剧“男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金凤;鲁西南柳子戏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2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72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