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狂人日记》的创作风格与技法透视
[Abstract]:"Madman's Diary" is a kind of opera composed by composer Guo Wenjing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which was composed in the form of chamber music by Lu Xun's literary work "Mad Man's Diary". As the first indoor opera in China at that time, Madman's Diary adopted anodontic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 which caused wide attention after it was staged. The use of language tones, central harmonies, micro-polyphonic and linear opposition techniques makes the work a unique aesthetic indoor opera.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分类号】:J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安鲁新;冲向戏剧性表现之巅——评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J];人民音乐;2004年01期
2 王萃;;经过新音乐实验的元点走向中国文化实质的探索与实践——论“新潮”音乐及当代音乐创作的方向[J];中国音乐;2011年03期
3 李丽娜;;郭文景音乐创作中的文化追求(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新凤;;略论中国歌剧音乐的“文学思维”[J];人民音乐;2014年02期
2 杨华;;郭文景音乐作品中地域性音色与素材的借鉴与发展[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李丽娜;;郭文景音乐创作中的文化追求(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2 李小兵;“音势”[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博;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复调技术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刘选;异工同曲,,同中求异[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易钢;竹笛与管弦乐队协奏曲《愁空山》配器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谢慧敏;当代音乐创作中“极限意识”的显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李丽娜;郭文景音乐创作中的文化追求[D];沈阳音乐学院;2012年
6 孙浩;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新颖;当代中国歌剧的新面孔——《夜宴》、《狂人日记》观后[J];福建艺术;2004年01期
2 王安国;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吟诵调[J];音乐研究;2004年01期
3 陈璐;;从《蜀道难》看郭文景音乐创作的传统文化情结[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西安 ,瞿小松 ,叶小钢 ,谭盾;现代音乐思潮对话录[J];人民音乐;1986年06期
5 安鲁新;冲向戏剧性表现之巅——评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J];人民音乐;2004年01期
6 韩钟恩;新音乐的时段标识与家族类别——从郭文景的音乐创作谈起[J];人民音乐;1997年10期
7 刘文峰;;以歌舞演故事——简论王国维对戏曲基本特征的认识及意义[J];戏曲研究;1998年00期
8 王安国;“新潮”音乐——一段特定的历史文化过程[J];文艺研究;1988年01期
9 钱仁平;郭文景:其人·其乐·其“戏”[J];音乐爱好者;2001年04期
10 孙允文;音乐在歌剧与戏曲中的功能与表现特征之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璐;故土情、现代风[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龚舒婷;中国现代音乐语境中的戏曲元素[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皇甫庆玲;郭文景《戏—为3付铙钹和嗓音而作》乐曲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张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新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陆山;《狂人日记》:小说叙事模式的突破与创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李珠鲁;试论鲁迅《狂人日记》的文学时空[J];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赵莹;黑暗中的一道闪电——试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朱丽婷;;《狂人日记》:“不失其现实性的”象征艺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靖辉;无力的呐喊——《狂人日记》的创作心理分析[J];名作欣赏;2002年06期
7 金洪申;难以实现的宏愿——《狂人日记》的启蒙效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袁盛勇;人文觉醒的寓言化表达——作为启示录的《狂人日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铁秀;《狂人日记》新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0 王军梅;浅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铁秀;;《狂人日记》的象征之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相浦杲;胡金定;;日记文学《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狂人日记》《腐蚀》的异同[A];丁玲与中国新文学——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专集[C];1986年
3 许祖华;;道德理想——鲁迅《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汪卫东;;无声的呐喊:《狂人日记》象征格式新探[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5 张旭春;;话语冲突:自我与他者之间[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6 陈光武;;潘金莲何罪之有——也论潘金莲[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建德;走出狂人的铁屋[N];东方早报;2011年
2 程茵;现代歌剧并不遥远[N];音乐周报;2003年
3 李国文;新世纪的文学期待[N];文艺报;2001年
4 解嵋;很中国,也很现代[N];中国艺术报;2003年
5 赵增辉;警惕狂人之危险[N];组织人事报;2013年
6 紫茵;“红”与“黑”不单是颜色[N];音乐周报;2003年
7 李江波;《新青年》[N];光明日报;2011年
8 韩国釜山市东西大学汉语系教授、孔子学院院长 中国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金彦河;从“真的人”到“真的爱国者”[N];文艺报;2013年
9 王毅;让“孝”发自内心[N];经济日报;2014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吴翔宇;在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庆君;《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静;《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D];青岛大学;2010年
3 金雪梅;鲁迅《狂人日记》与李光洙《无情》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丽敏;李箱《翅膀》与鲁迅《狂人日记》比较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陆衡;狂人形象的选择及其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孙浩;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38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8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