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滩簧名义及类别辨识

发布时间:2018-12-15 08:48
【摘要】:正滩簧原为形成于长三角地区的一个曲艺类别,清中叶以来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流传至我国苏、浙、沪、皖、鄂、赣、闽等多个省市,涉及苏剧、锡剧、沪剧、甬剧、姚剧、湖剧、绍兴滩簧、婺剧、瓯剧、台州乱弹、菇民戏、和剧、文南词、文曲戏、赣剧南北词、南词戏等十余个剧种。滩簧涉及的学术问题错综复杂,学界曾召开过数次专题研讨会,也推出了部分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滩簧研究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当引起重
[Abstract]:The main beach spring was originally a kind of quyi art form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it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form of opera. It has spread to many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such as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hui, Hubei, Jiangxi, Fujian, and so on. It involves Soviet opera, tin opera, Shanghai opera, Ningbo opera, Yao opera, etc. Hu opera, Shaoxing beach spring, Wu opera, ou opera, Taizhou disorderly play, mushroom folk opera, and drama, Wen Nan ci, Wen qu opera, Jiangxi opera north and south ci opera, south ci opera and more than ten kinds of drama. The academic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beach spring are complicated. Academic circles have held several symposia and som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beach spring which should cause heavy load.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洛地;“摊簧”名义、结构及其他[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淑云;敦煌《百鸟名》《全相莺哥行孝义传》与《鹦哥宝卷》的互文本性初探[J];敦煌研究;2002年05期

2 潘霞;;子弟书渊源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1期

3 仇中海;女伶在评剧形成发展中的作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马宇辉;;“唐伯虎点秋香”故事之文学史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盛志梅;;清代子弟书的传播特色及其俗化过程[J];满族研究;2012年04期

6 韩霄;;论《花关索传》对明清小说文体之影响[J];芒种;2013年13期

7 盛志梅;弹词渊源流变考述[J];求是学刊;2004年01期

8 吴佳文;;远去的绝响 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J];四川戏剧;2008年02期

9 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崔蕴华;田耕;;明清时期三大流域间的文化互动——弹词、子弟书、木鱼书渊源与相互关系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2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3 周忠元;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燕;隋唐故事考论[D];扬州大学;2010年

5 杨晓慧;唐代俗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延莉;评弹流派的历史与变迁—流派机制的上海叙事[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申浩;从边缘到中心:晚清以来上海评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谈欣;江苏“五大宫调”音乐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漫;唱曲舞蹈考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0 张莉;“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杨家将系列鼓词版本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章细玲;魏晋至明代小说人蛇婚恋母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马晓侠;女性声音的表达[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苹;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范雪飞;明代《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版本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王晓梅;清代《二度梅》鼓词与小说之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李竟;再论苏州评弹的“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彤辉;传统苏州弹词伴奏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雷霞;江南女性弹词小说创作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陈睿睿;永康鼓词的艺术形态及生存现状考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宗骏;;苏剧发展史考[J];中华戏曲;1997年01期

2 卢丽萍;;南词曲艺与南词戏曲交融的成功——南词轻喜剧《公民张二狗》说书人艺术特色浅析[J];曲艺;2010年02期

3 徐勇;;长三角收藏热方兴未艾[J];长三角;2005年12期

4 沈建国;长江三角地区体育资源一体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蒋维中;应佳静;;缔造长三角医药物流典范——记浙江省长三角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筹)董事长周瑞奎[J];中国医药指南;2005年12期

6 徐长乐;;提升生活品质是长三角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方向[J];杭州通讯;2006年10期

7 叶南客;;文化产业:长三角新一轮起飞的社会载体与经济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南通宣言[J];剧影月报;2008年05期

9 ;迎世博《人文江南》长三角油画作品邀请展 部分参展作品选摘[J];长三角;2008年Z2期

10 杨建新;;构建长三角现代文化圈刍议[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对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探讨[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王莹莹;;对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锋;;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与科学统筹[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巢惟忐;米卫红;;气候变化背景下长三角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基于DSR模型的评价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戴建华;秦虹;郑杰;;用TRMM/LIS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闪电活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傅尔基;;论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成因和体制机制创新[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葛建亚;;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及其对区域内旅游的促进[A];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徐建春;徐静;;丰富徐霞客精神内涵 促进长三角协调发展[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10 ;前言[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列嘉;沪皖苏浙共谋“大长三角”[N];安徽日报;2007年

2 ;长三角地产创新试验:主动求解的区域经济治理[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朱蕾;斥资4.28亿元杭州获地 中海长三角布局提速[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七大专题合作加速长三角一体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纪第;长三角寻找新动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新浪;国家力推长三角整合发展[N];重庆日报;2007年

7 会展行业协会;成立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的初衷[N];东方城乡报;2007年

8 早报记者 徐益平;长三角扩容 现在是最佳时机[N];东方早报;2007年

9 早报地产评论员 郎晓芳 彭曼菱 郑菁 李超;长三角 我“赢”故我在[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包永辉;长三角稻田锐减孕育巨大生态隐患[N];丽水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元秀;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斌;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赵莹;我国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暴琪;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沈惊宏;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琴;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一般理论及其对长三角的应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小文;产品细分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万英发;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魏亚平;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毅;证券市场的发展与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孙菲菲;关于构建统一多层次的劳动市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徐丽;长三角城市群16城市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潘尧;区域贸易投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林玲;2004~2008年长三角地区研究生就业态势的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0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380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