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多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阿迪娜咏叹调《无情的伊索尔德》的音乐与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2 18:34
【摘要】:加埃塔诺·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是意大利浪漫主义初期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与G·罗西尼、V·贝利尼被合称为意大利歌剧三巨头,他又被称为“天生的作曲家”。多尼采蒂一生共创作了约75部歌剧,,此外还有交响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等)、清唱剧、康塔塔以及宗教音乐(弥撒曲等)。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多尼采蒂的创作生平及《爱的甘醇》的创作,概述了剧情和咏叹调《无情的伊索尔德》的背景。第二、第三章通过具体分析咏叹调的曲式与和声(宏观与微观)、音乐与唱词的关系,阐述了对女主人公阿迪娜戏剧形象与演唱技巧的见解。演唱者要能区分咏叹调中的三种语气,要在音乐的环境中平衡逼真的戏剧形象,保持音乐与戏剧的一种张力,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风格的积累。
[Abstract]: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 Italian Romantic opera music, together with G. Rossini, V. Bellini is known as the Italian opera trio, he is also known as "born composer." Donetzetti wrote about 75 operas in his life, as well as symphonies, chamber music (string quartet, etc.), oratorio, Conta and religious music (Mass, etc.).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Donetzetti's lif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Glycol of Love", and summarizes the plot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aria "the ruthless Isolde". Second,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aria music and harmony (macro and micr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lyrics, elaborated the heroine Adina drama image and singing skills. The singer shoul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tones in the aria, balance the realistic dramatic image in the music environment, maintain a tension between music and dram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language style.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丽娟,张晓华;论音乐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邵华;古典奏鸣曲式溯源[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胡郁青;析杰出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J];西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胡郁青;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现象透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郭蓉;巴托克音乐的形式和特点[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苏玲芬;;浅谈歌剧音乐中的美感艺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梁小玲;扑朔迷离的梦幻——试析德彪西作品的朦胧美特点[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孟幻 ,孟丹;“敲击风格”与“黑色幽默”——纪念普罗科菲耶夫逝世50周年[J];钢琴艺术;2003年12期

10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建筑原理和美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6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7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叶松荣;断裂与失衡[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倩;希曼诺夫斯基钢琴前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洁;舒曼两首钢琴套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高静 ;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陆晓燕;贝多芬《欢乐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吴红歌;歌剧《麦克白》艺术特征[D];河南大学;2003年

8 陈雄鹰;西洋歌剧咏叹调的美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力苹;论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精神二元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峗韵;三首浪漫时期钢琴叙事曲的比较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13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413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