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的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9-09-05 11:25
【摘要】:1990年,赵本山带着他的第一部作品《相亲》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直到今天一直在春晚的舞台上活跃了21年。从他出现在春晚舞台上起,他的争议声就源源不断。有人说他的作品是“雅”的,甚至称他为“东方卓别林”;也有人说他的作品太俗,登不上大雅之堂。赵本山自己承认,他就是一个大众情人,有个八年文化基础的农民,有今天的成就很知足了。赵本山是一名二人转演员,但是经历了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他身上草根的特点,也慢慢在他的身体里出现了主流的文化血液,他倡导“绿色二人转”,掀起了一股“东北电视风”的热潮。无论是赵本山的小品,还是他的“本山剧”都有着极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看成是“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化。 盘点赵本山这21年的作品,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带给了观众无数的笑声,在2009年,他也经历了人生生死的考验,病愈之后的赵本山可能有了对人生另外的思考。当昔日的搭档都相继地离开了春晚的舞台,他仍然选择了坚持,留下来带给观众笑声。 有人说赵本山是一名艺术家,但是与其说他是一名艺术家,不如说他的成功就是一个普通的草根的农民的成功。他的艺术,给我国的艺术发展,提出了一个深刻思考的命题。赵本山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来没有过畏缩,他用智慧和辛劳在教育着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本山大叔扎根底层的艺术土壤,他的作品也取得了亿万观众的尊重。人民需要赵本山,需要这样的一个能替百姓说话的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7
本文编号:2532177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8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迪;;东北喜剧小品语言与模式的规范与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2532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32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