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论《盛京时报》本《优语录》的独特意义

发布时间:2019-09-23 12:26
【摘要】:已知《优语录》有《国粹学报》本、《申报》本、《盛京时报》本三种版本。其中《盛京时报》本分两卷且材料最丰,长期以来不被学界所知。这一版本的最大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搜罗到更多的优语材料,而在于能够就材料本身的情况来进行分类,以上下卷来明晰对中国早期戏剧形态的认识,从而在《宋元戏曲史》中得到最便利的运用。王国维对剧语与优语的区分是其对优语以及戏剧早期形态的理解与实践,在分卷中他恪守了一定的原则,体现了在优语整理时明晰的认识。从优语搜集到剧语研究,显示出王国维对戏剧认识的深入,赋予《盛京时报》本独特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8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逢祥;;《王国维全集》新编与王氏学术研究[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5期

2 卢大中;;我国古代戏剧中的讽谏传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陈艳军;;新发现的王国维《优语录》增订本[J];文献;2003年04期

4 彭玉平;;《王国维全集》的编纂:历史回顾、当下需求与后续寻访[J];学术研究;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安潮;;宋代大曲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周义芳;简论《董西厢》和《王西厢》的迭词运用艺术[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项葵;;论戏曲音乐的构成与特性和继承与发展[J];电影评介;2006年15期

4 郭_g;田甜;;从起源看中西悲剧的差异[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5 吴丽芳;复仇悲剧《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之比较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汪晓云;;艺术发生学与艺术人类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陈刚;《四声猿》的戏剧形式创新论略[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8 李季箴;;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与艺术骨骼——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再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安潮;;唐大曲与汉魏大曲、宋大曲的比较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王建鑫;;论元《曲江池》与明《绣襦记》创作意识的异同[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2 甄炜旎;《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徐蔚;男旦:性别反串[D];厦门大学;2007年

4 刘凤玲;元代散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英;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源;李渔的整体戏剧观念及其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任晓霏;“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何光涛;元明清屈原戏考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飞跃;唐宋词体论要[D];北京大学;2012年

10 张继超;昆剧丑脚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跃;《元刊杂剧三十种》戏曲词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于锋;杨恩寿戏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菊;藏戏与古希腊悲剧的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伽娜;元大都音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莉;论尤侗及其戏曲创作[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文;相如文君戏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洁;汉魏、隋唐大曲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薛琳;张凤翼曲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剑瑛;性别面具:在遮蔽与彰显之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继华;欧阳予倩与桂林文化城[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玉平;;新发现王国维致沈曾植手札七通考释[J];学术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露苓;喻莎;;从《盛京时报》看晚清奉天农业学堂的创办和发展[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焦润明;;《盛京时报》广告所见日本对东北的奴化与掠夺[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1期

3 齐辉;林晓婵;;论“九·一八”事变前后《盛京时报》的舆论宣传与势力扩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_g;李小琴;;《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李彬;霍速;;《盛京时报》实录之清末东北币制研究[J];兰台世界;2011年26期

6 王灏;;《盛京时报》之法律史料钩沉[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23期

7 任红宇;;从《盛京时报》创办初期洋货广告看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文化侵略[J];青春岁月;2013年17期

8 王宇;;《盛京时报》之经济史料推介[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21期

9 李志学;谢清明;;《盛京时报》视野下的中东路事件[J];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01期

10 齐辉;李晶晶;;“九一八”后《盛京时报》的宣传策略[J];新闻爱好者;2009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杨洪友;《〈盛京时报〉长春资料选篇——清朝卷》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朱怡;《盛京时报》长春资料选编民国卷(1912——1915)出版[N];长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建明;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爽;《盛京时报》对东北地区灾荒救济的报道(1906-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雪松;《盛京时报》特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丽;清末《盛京时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璐;《盛京时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静;浅析《盛京时报》对“二次革命”的报道[D];吉林大学;2012年

6 陈晓晶;《盛京时报》的电影版《影海余沈》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钟婧;伪满末期《盛京时报》的社论研究(1941-1944)[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董瑞军;《盛京时报》广告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D];吉林大学;2008年

9 叶彤;“九一八事变”前后《盛京时报》的言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颜泳;《盛京时报》与清末地方自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40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