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流派与秦腔发展刍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分类号】:J8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德宝;试论秦腔的风格流派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2 呼东方;杨怡静;;三代“戏痴”成肖派[J];新西部;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凤荣;;《尚书·吕刑》司法理念与制度管窥[J];河北法学;2011年10期
2 周国林;;二十世纪中国古文献学检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唐光能;;从传统探寻中走向重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郭勇;;现代中国作家论的萌生——论王国维与梁启超的作家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周祖谦;张连武;;情景分列:王国维之“境界”创造对象观——《人间词话》“境界涵义论”献解之一[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岚;言·象·境——浅谈意境生成的结构层次[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7 沈治钧;;王国维红学语境述要[J];红楼梦学刊;2010年04期
8 曹培;;普遍伦理的迷梦与后现代下的东亚文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宁勇;中华阮乐技艺史探踪[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李洲良,王妍;诗话的顶峰——钱钟书《谈艺录》的历史地位和治学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之薇;献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黄义枢;清代节烈戏曲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江;“文学”与“文明”:周作人散文“反抗性”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金华;神韵说与纯诗论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星;乾嘉杂剧形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滔;元代戏谑散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保亚;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5 潘培忠;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田田;论唐诗中的风雨意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苑;审美文化视域下的秦腔传统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林煦;从王国维到王元化[D];西北大学;2011年
9 雍正伟;卢前散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廖勇;论《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考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喜婵;腔调悠悠 委婉内秀——肖若兰老师的演唱特色[J];当代戏剧;2004年S1期
2 雷震中;;千里兰花香——肖若兰与《藏舟》[J];陕西戏剧;1980年01期
3 张志祥;哭肖大姐——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逝世百日祭[J];当代戏剧;1996年03期
4 张竞笑;“小若兰”艺名记缘[J];当代戏剧;1996年03期
5 静波;肖若兰,一颗闪灼的星[J];当代戏剧;1996年04期
6 李淑芳,雨寒;哭恩师肖若兰[J];当代戏剧;1996年04期
7 杜秀霞;;肖若兰为我说戏[J];金秋;2012年16期
8 郝振易;;肖若兰《藏舟》唱腔介绍[J];陕西戏剧;1984年04期
9 韩育君;肖若兰和她的肖派秦腔艺术[J];上海戏剧;1993年04期
10 田滨;肖若兰唱腔四字诀[J];当代戏剧;199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静;专家研讨如何叫响秦腔流派[N];西部时报;2009年
,本文编号:2545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4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