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常香玉豫剧唱腔赏析——以《花木兰》《拷红》中的经典唱段为例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7
【摘要】:常香玉是我国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塑造了各种不同命运、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艺术形象。本文以常香玉豫剧《花木兰》中经典唱段为例,对其唱腔艺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以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常香玉唱腔艺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培强;;豫剧“五大名旦”[J];戏剧之家;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振邦;豫剧演唱中方言字音问题及咬、吐字特点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2 祝真伟;常香玉真假声混合演唱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段玉香;由《红》、《白》、《花》、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霞;;豫剧在山西的繁盛原因初探[J];沧桑;2008年04期

2 杨晓彬;;豫剧男声唱腔艺术探微[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3 黄文记;;清季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以河南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5期

4 李卿;;现代豫剧音乐创作多元化的创新[J];大舞台;2012年09期

5 贾志方;;新时期我国声乐艺术现状及发展思考[J];大舞台;2013年07期

6 刘超男;;豫剧音乐的艺术构成与特色[J];大舞台;2014年01期

7 张萱;;民国时期豫剧剧目的形式与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年05期

8 王丛;;论河南豫剧常派唱腔的艺术魅力[J];大舞台;2014年09期

9 彭俊园;;民族声乐艺术“混合声”问题研究[J];当代音乐;2015年05期

10 周彦;;论豫剧的艺术魅力与大众化之路[J];华章;2009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陈文革;豫剧唱腔结构动态研究(1900-1960)[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冰;中国民间小戏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4 陈琛;百年沉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华;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 [二八板]类唱腔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波涛;樊粹庭豫剧改革初论[D];河南大学;2011年

3 秦晓敏;豫剧常派唱腔音色的变化在民族歌剧中的吸收和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康婕洵;《沁园春·雪》五首独唱曲艺术特色与演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果;21世纪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慧娟;马金凤表演艺术与唱腔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文婷;豫剧名家马金凤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8 田振华;靠山红的艺术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年

9 胡振邦;豫剧演唱中方言字音问题及咬、吐字特点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高翔;区域民俗戏曲音乐研究——“豫东调”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曙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1年03期

2 居其宏;在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道路上──贺周小燕教授八十寿[J];人民音乐;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君;从常香玉谈起[J];东方艺术;2000年06期

2 李润峰;近寻“常香玉”号[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3 张笑歌 ,何媛媛;近访常香玉[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4 陈彦;感奋常香玉[J];当代戏剧;2004年05期

5 任民;赴朝演出一波三折 常香玉51年前未曾公开的信[J];中州今古;2004年10期

6 尼克;追星常香玉——半个世纪的回忆[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7 王怀让;;世界上永远有个常香玉[J];党建;2007年01期

8 魏艾民;;听常香玉“唱”飞机[J];军事记者;2010年10期

9 本刊编辑部;许梦醒;;木兰 传奇劳模画传·常香玉传[J];当代劳模;2012年02期

10 高坊 ,尹西农;常香玉回宝鸡[J];当代戏剧;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宗南;;大名人之小故事——写在常香玉大师逝世九周年之际[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2 路振隆;;重新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A];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总第26期)[C];2012年

3 陈茁;;纪念国务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称号五周年座谈会在郑召开[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4 荆桦;;梨园公仆郝根山[A];中国演员(2010年第4期总第16期)[C];2010年

5 荆桦;;菊坛才俊 艺苑名优——我心目中的韩玉生同志[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香玉:戏比天大[N];人民日报;2004年

2 记者 桂娟 单纯刚;常香玉临终公证:不准子女以她的名义谋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甘周 撰稿;德艺双馨常香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新华社记者 张百新 桂娟 沈路涛;人民艺术家常香玉[N];人民日报;2004年

5 桂娟、邱红杰;谁能抵住诱惑,,谁才能成“常香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桂娟;收回孙女艺名时,常香玉手在颤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李明宣;河南加大对常香玉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N];中国档案报;2003年

8 谢建波;用档案承载豫剧大师常香玉的艺术人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常香玉:丰碑树在人们心中[N];中国文化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翟群;循着常香玉艺术足迹走下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梦麟;论常香玉声腔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苗艺卉;豫剧名家常香玉艺术风格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

3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段玉香;由《红》、《白》、《花》、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朱艳;论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花木兰》中的体现[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4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584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