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朝鲜族曲种鼓打铃、平鼓演唱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代表作品曲体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2:14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曾广泛流行着各种民族曲艺曲种形式。这些文娱活动不仅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大丰富了当地人们的文化视野,更成为一种民族舞台艺术的瑰宝。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多方面的影响及制约,朝鲜族曲艺艺术开始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型恢弘的演出场面为背景的歌舞艺术。究其原因,有政府扶持支持力度的不足,也有朝族曲艺曲种在表演中语言方面的局限,等等。本文试从朝鲜族曲种(鼓打铃、平鼓演唱)的历史发展脉络,产生、兴盛、衰落、消亡的原因及创作曲体的结构,为研究出发点。通过研究这种曲种表现形式,揭示朝鲜族曲种——鼓打铃、平鼓演唱异于其他民族的曲艺表演演唱形式以及音乐曲体方面的特点。笔者在田野工作中,采用乐谱采集、个体及群体访谈、一般比较与历史比较法、录音录像及民族调式调性与曲体结构分析等,为保存、研究、复兴这两曲种,提供参考系。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617.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与现场、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2. 问卷调查法
        3. 个别访谈法
    (四)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五) 研究现状
        1. 音乐舞蹈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 跨学科领域对朝鲜族曲种—鼓打令、平鼓演唱的研究
第一章、朝鲜族曲种—鼓打铃、平鼓演唱的概述
    (一) 鼓打铃及其表演特点概述
    (二) 对鼓打铃研究中两种观点的辨证
    (三) 平鼓演唱及其表演特点概述
    (四) 两曲种表演的异同
        1. 鼓打铃、平鼓演唱的共同点
        2. 鼓打铃、平鼓演唱的异同点
第二章、朝鲜族曲种——鼓打铃、平鼓演唱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兴衰原因
    (一) 鼓打铃、平鼓演唱于70年代兴起时期
    (二) 鼓打铃、平鼓演唱于80年代鼎盛时期
    (三) 鼓打铃、平鼓演唱于90年代的衰落
    (四) 衰落期之后的鼓打铃与平鼓演唱发展情况
    (五) 鼓打铃、平鼓演唱走向消亡原因及解决办法之拙见
        1. 消亡原因
        2. 关于扭转消亡的拙见
第三章、鼓打铃、平鼓演唱的曲调来源及音乐曲体分析
    (一) 鼓打铃、平鼓演唱曲调创作中的调式与音阶
    (二) 在鼓打铃、平鼓演唱创作中应用到的“长短”
    (三) 鼓打铃、平鼓演唱曲调来源概要
        1. 民谣部分
        2. 民间民俗音乐
    (四) 鼓打铃、平鼓演唱代表作品分析
        1. 鼓打铃《永吉和幸福市场漫游记》的剧情梗概
        2. 鼓打铃《永吉和幸福市场漫游记》曲谱
        3. 鼓打铃《永吉和幸福市场漫游记》曲体结构示意图
        4. 鼓打铃《永吉和幸福市场漫游记》曲体结构文字描述
        5. 平鼓演唱《真是急死人》的剧情梗概
        6. 平鼓演唱《真是急死人》曲谱
        7. 平鼓演唱《真是急死人》曲体结构示意图
        8. 平鼓演唱《真是急死人》曲体结构文字描述
第四章 鼓打铃、平鼓演唱表演中主要应用乐器及曲调中的表现动作
    (一) 鼓打铃、平鼓演唱表演中主要应用乐器
    (二) 鼓打铃、平鼓演唱舞台上的表现动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翟继峰;以“界面调式”为基础的朝鲜族民歌——朝鲜族民族音乐系列研究之一[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金波;;中国朝鲜族传统音乐的分类及其特殊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51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51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