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化人类学解读中西方戏剧交流过程中的发展与阻碍
发布时间:2020-10-25 23:35
本论文的主题是透过文化人类学解读中西方戏剧交流过程中的发展与阻碍,旨在以文化人类学的前人研究作为基础,结合本人研究生期间所探索的戏剧戏曲、影视传媒领域学习成果,将戏剧艺术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说明。文章的本质是将艺术学与社会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用更为现实和理性的眼光看待戏剧艺术形而上一面的流派主张,是坚持将客观实际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分析的一种研究和探索。从两千多年前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去的丝绸之路,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与沿线国家积极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带一路”政策,在日益完善的全球化趋势面前,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将会成为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戏剧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样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考验,凝聚了数辈梨园世家的毕生心血。本文从文明的分歧说起,阐述了中西方戏剧的自我发展和交流历程背后蕴含的社会学原理,在给出众多综述性资料的同时,提出更多的逻辑分析和个人见解。不仅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思考当下,更力图以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为戏剧艺术未来的跨文化发展道路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笔者选取的一些文化现象分析,可以与学科前景发展方向相辅相成,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戏剧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89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2章 文明的分歧与戏剧的分化
2.1 从世界古老戏剧文化说起
2.2 谈谈曾经被抛弃的地缘政治学说
2.3 不同文化环境中孕育的特色差异案例
2.4 总结与对比中西方戏剧理念
第3章 多元戏剧文化的碰撞与艺术家的探索
3.1 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进程
3.1.1 20 世纪之前的早期译介阶段
3.1.2 20 世纪前半叶的民国演出探索阶段
3.1.3 20 世纪后半叶及新世纪的跨文化交流阶段
3.2 西方戏剧“走进来”的进程
3.2.1 西方话剧的传入和中国化
3.2.2 换汤又换药的西方歌剧
3.2.3 自立门户的芭蕾舞剧
3.3 戏剧融合历史背后的启示
第4章 戏剧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挫折与收获
4.1 中国戏曲对外传播中的机遇和挑战
4.2 西方话剧传入中国后的影响和意义
第5章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戏剧跨文化交流启示
5.1 戏剧艺术似曾相识的前世今生
5.2 中国戏曲海外发展的新思路
5.3 “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以戏为媒”——以孔子学院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6132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89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2章 文明的分歧与戏剧的分化
2.1 从世界古老戏剧文化说起
2.2 谈谈曾经被抛弃的地缘政治学说
2.3 不同文化环境中孕育的特色差异案例
2.4 总结与对比中西方戏剧理念
第3章 多元戏剧文化的碰撞与艺术家的探索
3.1 中国戏曲“走出去”的进程
3.1.1 20 世纪之前的早期译介阶段
3.1.2 20 世纪前半叶的民国演出探索阶段
3.1.3 20 世纪后半叶及新世纪的跨文化交流阶段
3.2 西方戏剧“走进来”的进程
3.2.1 西方话剧的传入和中国化
3.2.2 换汤又换药的西方歌剧
3.2.3 自立门户的芭蕾舞剧
3.3 戏剧融合历史背后的启示
第4章 戏剧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挫折与收获
4.1 中国戏曲对外传播中的机遇和挑战
4.2 西方话剧传入中国后的影响和意义
第5章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戏剧跨文化交流启示
5.1 戏剧艺术似曾相识的前世今生
5.2 中国戏曲海外发展的新思路
5.3 “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以戏为媒”——以孔子学院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帅伟;;中国戏曲对外传播的文化动力[J];四川戏剧;2013年03期
2 朱恒夫;;戏曲在海外传播的历史及文化意义[J];中华艺术论丛;2010年00期
3 朱恒夫;厉晖;;中国早期新剧的演出组织——上海ADC剧团[J];戏剧艺术;2008年04期
4 黄炜;;古希腊悲剧与元杂剧叙事方式差异性之探源——中西戏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856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85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