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艺实践的再思考——以人民公社时期关中地区的皮影戏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07 18:47
<正>戏曲、社火等民间大众文艺活动在1980年代普遍式微。1990年代开始,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都市的艺术沙龙、大学讲坛,常常能见到热泪盈眶、痛心疾首的演讲者为衰败的民间文艺奔走呼号。但是,对于民间文艺为什么衰败的归因却略显简单。以皮影戏为例,在全国非遗项目申报书上,常见的叙述是近年来"现代影视艺术"和"现代文化"的冲击;~1在媒体上,认为原因是"电视和各类视听方式的冲击"~2;学术专著则认为"皮影戏越来越少,不用说,是受到电影、电视全方位的冲击"~3。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年03期 第55-63+54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转向”的危机与“空间转向”的路径选择: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J]. 朱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1)
[2]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J]. 甘阳. 读书. 2007(06)
本文编号:2903731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年03期 第55-63+54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转向”的危机与“空间转向”的路径选择: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J]. 朱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1)
[2]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J]. 甘阳. 读书. 2007(06)
本文编号:2903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0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