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剧传承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8: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文运即国运,文化建设作为当前国家宏观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对于“中国品牌”、“中国形象”的呼声日益上涨。雷剧主要流传于雷州半岛和雷州方言区,是广东四大剧种之一,受到雷州半岛人民的热爱。雷剧2010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湛江地方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推动雷剧传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思想。其创新,是创新发展思维与发展方式;其协调,是协调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平衡发展;其开放,是促进雷剧与其他剧种甚至文化种类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共享,是充分挖掘雷剧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让湛江人民群众享受雷剧艺术价值。虽然雷剧在雷州半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历史变迁的复杂影响,当前雷剧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雷剧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基于以上所述,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阐...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 雷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再生产理论
2.2.2 遗产活态保护论
2.2.3 文化产业化理论
3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概况及现状调查
3.1 湛江市雷剧发展情况概述
3.1.1 剧团管理与组织运营情况
3.1.2 法规政策与政府扶持情况
3.1.3 群体市场与行会发展情况
3.2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2.1 调查过程与样本描述
3.2.2 问卷调查: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及公众认知调查
3.2.3 定向访谈: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
4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传承代表数量有限,后继新人培育困难
4.2 受众群体认同弱化,价值归属危机加重
4.3 演出剧团参差不齐,合作竞争互动缺乏
4.4 政府扶持力度偏弱,推动发展力量不足
4.5 系统保护相对缺乏,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5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案例借鉴与启示
5.1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5.1.1 侗戏发展现状分析
5.1.2 潮剧发展现状分析
5.1.3 黄梅戏发展现状分析
5.2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2.1 主要依托
5.2.2 发展优势
5.2.3 发展经验
6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传承代表扶持,全力培育传承新人
6.1.1 多维度加强对雷剧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力度
6.1.2 有效发挥雷剧传承展示能力和典型作用
6.1.3 积极利用多渠道和途径促进雷剧有序传承
6.2 加强宣传普及工作,扩大雷剧认同群体
6.2.1 充分有效地发挥党政宣传普及作用
6.2.2 加大雷剧下乡进城展演宣传力度
6.2.3 有计划地推动雷剧普及教育进校园活动
6.3 完善剧团体系管理,健全合作竞争机制
6.3.1 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各类剧团共同共荣发展
6.3.2 建立雷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政府监管
6.3.3 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剧团转企改制工作
6.4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增强发展支撑力量
6.4.1 对接市场需求加快雷剧产业化发展
6.4.2 建立雷剧发展智库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6.5 增强雷剧系统保护,着力优化市场环境
6.5.1 完善以雷剧为核心的法规建设
6.5.2 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化视角下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机理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罗爱静,许泽华,梁朝聪,谢文照,胡德华,欧阳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以舟山海洋非遗文化传承为例[J]. 叶近近,王艳娣. 特区经济. 2017(12)
[3]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J]. 段超,孙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珠江#1#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洪铮. 现代交际. 2017(16)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广昌孟戏”的田野考察[J]. 李合胜,易萱.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6]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途径研究[J]. 蔡梦寥. 经济论坛. 2017(05)
[7]传播学视阈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模式探析[J]. 何华湘.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1)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 刘鑫. 学习与实践. 2017(01)
[9]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雷剧艺术的形成与生存探析[J]. 林威,马达.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10]“雷剧”现象研究述评[J]. 王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D]. 李致伟.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2]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南昌大学 2013
[3]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 吴磊.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 何华湘.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 李墨丝.华东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模型研究[D]. 韩天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研究[D]. 朱冰青.西南大学 2017
[3]基于互动理论的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 郑晓峰.浙江海洋大学 2017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初探[D]. 周恬恬.浙江大学 2016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 王珊珊.齐鲁工业大学 2014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姝含.云南财经大学 2014
[7]雷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D]. 张继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张欢.宁夏大学 2014
[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 罗茜.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6577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 雷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再生产理论
2.2.2 遗产活态保护论
2.2.3 文化产业化理论
3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概况及现状调查
3.1 湛江市雷剧发展情况概述
3.1.1 剧团管理与组织运营情况
3.1.2 法规政策与政府扶持情况
3.1.3 群体市场与行会发展情况
3.2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3.2.1 调查过程与样本描述
3.2.2 问卷调查: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及公众认知调查
3.2.3 定向访谈: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现状调查
4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传承代表数量有限,后继新人培育困难
4.2 受众群体认同弱化,价值归属危机加重
4.3 演出剧团参差不齐,合作竞争互动缺乏
4.4 政府扶持力度偏弱,推动发展力量不足
4.5 系统保护相对缺乏,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5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的案例借鉴与启示
5.1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5.1.1 侗戏发展现状分析
5.1.2 潮剧发展现状分析
5.1.3 黄梅戏发展现状分析
5.2 地方典型非遗项目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2.1 主要依托
5.2.2 发展优势
5.2.3 发展经验
6 湛江市雷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传承代表扶持,全力培育传承新人
6.1.1 多维度加强对雷剧传承人的资助扶持力度
6.1.2 有效发挥雷剧传承展示能力和典型作用
6.1.3 积极利用多渠道和途径促进雷剧有序传承
6.2 加强宣传普及工作,扩大雷剧认同群体
6.2.1 充分有效地发挥党政宣传普及作用
6.2.2 加大雷剧下乡进城展演宣传力度
6.2.3 有计划地推动雷剧普及教育进校园活动
6.3 完善剧团体系管理,健全合作竞争机制
6.3.1 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各类剧团共同共荣发展
6.3.2 建立雷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政府监管
6.3.3 结合实际持续推进剧团转企改制工作
6.4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增强发展支撑力量
6.4.1 对接市场需求加快雷剧产业化发展
6.4.2 建立雷剧发展智库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6.5 增强雷剧系统保护,着力优化市场环境
6.5.1 完善以雷剧为核心的法规建设
6.5.2 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化视角下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机理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罗爱静,许泽华,梁朝聪,谢文照,胡德华,欧阳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研究——以舟山海洋非遗文化传承为例[J]. 叶近近,王艳娣. 特区经济. 2017(12)
[3]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J]. 段超,孙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珠江#1#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洪铮. 现代交际. 2017(16)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广昌孟戏”的田野考察[J]. 李合胜,易萱.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6]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途径研究[J]. 蔡梦寥. 经济论坛. 2017(05)
[7]传播学视阈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模式探析[J]. 何华湘.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1)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利用模式[J]. 刘鑫. 学习与实践. 2017(01)
[9]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雷剧艺术的形成与生存探析[J]. 林威,马达.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10]“雷剧”现象研究述评[J]. 王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通过日本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探讨日本经验[D]. 李致伟.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2]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 王志平.南昌大学 2013
[3]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 吴磊.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 何华湘.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 李墨丝.华东政法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模型研究[D]. 韩天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行机制研究[D]. 朱冰青.西南大学 2017
[3]基于互动理论的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 郑晓峰.浙江海洋大学 2017
[4]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初探[D]. 周恬恬.浙江大学 2016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 王珊珊.齐鲁工业大学 2014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陈姝含.云南财经大学 2014
[7]雷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D]. 张继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张欢.宁夏大学 2014
[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 罗茜.湘潭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6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290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