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空间的诗学——北京人艺《雷雨》舞台呈现的图像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9 21:36
  在《雷雨》借助舞台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断经典化的过程中,北京人艺赋予了这部作品积极、丰富的意义可能性。从文本和图像之间相互转译的"缝隙"以及图像空间叙事中,挖掘我们直接注视不到的深层含义,成为新的阐释策略。正是在文本与图像以及图像自我结构的多重结构关系的张力中,《雷雨》日渐经典化。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雷雨》及其舞台呈现的经典化历程
二、舞台剧情的视觉表达与美学张力
三、时代的变迁与舞台空间的重构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北京人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J]. 汪梦原.  戏剧之家. 2016(13)
[2]论《雷雨》故事与结构的经典性[J]. 胡德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语-图”互仿中的图文缝隙[J]. 张玉勤.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4]人物塑造与时代重构——论北京人艺舞台上《雷雨》中的主角[J]. 熊美.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0(04)
[5]论《雷雨》的超现实性[J]. 陈军.  文学评论. 2009(02)
[6]《雷雨》研究60年[J]. 童伟民.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01)
[7]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J]. 孔庆东.  文学评论. 1991(01)



本文编号:3026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26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