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五洲人民齐欢笑》演唱中的传统戏曲元素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19:49
  中国传统戏曲是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中国优秀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姐》作为我国民族歌剧杰出的代表作品,其创作以中国人的欣赏与审美习惯为出发点,充分借鉴了以越剧、川剧、杭州滩簧以及四川清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素材与创作经验,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色彩,也对这部歌剧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为例,通过具体谱例,探析该曲如何借鉴与运用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希望对演唱这首作品和类似曲目的歌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为如何塑造与演唱该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艺术见解。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本文写作目的与意义
    (三)本文研究现状分析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
一、《五洲人民齐欢笑》的作品简介
    (一)《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创作背景
    (二)《五洲人民齐欢笑》的故事简介
    (三)《五洲人民齐欢笑》的人物形象
二、《五洲人民齐欢笑》传递的戏曲演唱技巧
    (一)字正腔圆的咬字吐字
    (二)声情并茂的声腔造型
    (三)依字行腔的行腔技巧
三、《五洲人民齐欢笑》戏曲元素的综合运用
    (一)各个乐段的演唱分析
    (二)通过自身演唱实践把握作品的戏曲风格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学位音乐会节目单
附录B 毕业音乐会节目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音乐分析[J]. 张君莉.  大众文艺. 2016(21)
[2]让戏曲唱法融入高校课堂的声乐教学[J]. 崔燕.  歌唱艺术. 2016(01)
[3]民族声乐体系中的戏曲唱法探究[J]. 黄瑞妮.  戏剧之家. 2015(09)
[4]融戏曲唱法于民族唱法[J]. 马慧茹.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2)
[5]民歌唱法与戏曲唱法的比较[J]. 龚莉莉.  剧影月报. 2011(04)
[6]试论中国新歌剧中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的运用——以《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为例[J]. 原丽红.  歌剧. 2011(05)
[7]歌剧《江姐》问世前后[J]. 王建柱.  党史纵览. 2010(09)
[8]中国民族歌剧《江姐》经典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音乐作品赏析[J]. 王冲.  美与时代(下). 2010(04)
[9]走进江姐——歌剧《江姐》中江姐的人物塑造[J]. 龚亚虹.  四川戏剧. 2010(01)
[10]浅析歌剧《江姐》的戏剧结构[J]. 方倩,张玲.  山花. 2009(14)

博士论文
[1]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中的板腔体结构研究[D]. 钱庆利.南京艺术学院 2014
[2]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 盛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1949-1966)[D]. 张强.南京艺术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通过对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分析谈江姐的人物塑造[D]. 林楠.天津音乐学院 2017
[2]歌剧《江姐》的音乐表现与演唱分析[D]. 茅华梅.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歌剧《江姐》中《五洲人民齐欢笑》的演唱探析[D]. 张迪.西安音乐学院 2016
[4]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演唱分析[D]. 张君莉.江西师范大学 2015
[5]杨维忠与王莉对歌剧《江姐》的不同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D]. 展淑蓓.聊城大学 2014
[6]歌剧《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的演唱研究[D]. 王帅.山东师范大学 2013
[7]中国民族歌剧吸收戏曲元素的发展演变初探[D]. 陈一铮.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中国民族歌剧“绝唱唱段”研究[D]. 白致瑶.南京艺术学院 2011
[9]歌剧《江姐》创作及演唱风格的分析与研究[D]. 肖萌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54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054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