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盐城地区淮剧艺术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8:01
  淮剧作为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地方戏曲,于2008年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当今社会,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大众娱乐休闲的方式呈多元化选择的趋势,而戏曲作为传统艺术,受众群体减少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但不代表它没有艺术研究的价值。笔者当然希望家乡戏曲能够永远地存活在舞台上,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所以愿为淮剧研究尽微薄之力。目前国内对淮剧的艺术研究基本上都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如唱腔、舞台艺术、剧本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通过一下三个部分对盐城淮剧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盐城地区淮剧的艺术起源。想要研究淮剧的艺术形态,肯定是要对淮剧的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通过对大量的历史资料的研读,笔者了解到在完整的淮剧形成之前,淮剧经历过“香火戏”、“门叹词”、“三可子”、“徽夹可”、“京夹淮”时期,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文革”期间衰败过一段时间,不过在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淮剧又得以恢复与发展。第二章,重点分析盐城地区的淮剧的艺术形态。从盐城淮剧的舞台变化、角色分配、语言特色几个方面分析盐城淮剧独有的艺术形态。...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盐城地区淮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盐城地区淮剧艺术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 盐城地区淮剧的艺术发展轨迹
第二章 盐城地区淮剧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盐城地区淮剧演员的角色分配
    第二节 盐城地区淮剧的唱腔特色
    第三节 盐城地区淮剧的艺术表演形式
    第四节 盐城地区淮剧舞台的更新换代
    第五节 盐城地区淮剧与其他剧种的关系
第三章 盐城淮剧艺术的现状反思与发展对策
    第一节 盐城地区淮剧艺术的现状反思
    第二节 盐城地区淮剧艺术的发展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盐城地区淮剧的重要剧目
附表二: 盐城籍知名淮剧艺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文化探究[J]. 郭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26)
[2]谈淮剧小生的唱腔及表演艺术探索[J]. 汤艳赛.  戏剧之家. 2016(01)
[3]浅析盐城淮剧的艺术特征[J]. 孙启刚.  戏剧之家. 2015(07)
[4]乡音绕梁——浅谈盐城淮剧[J]. 陈静,任晓玲.  戏剧之家. 2014(18)
[5]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周金刚.  大舞台. 2013(09)
[6]淮剧的艺术转型研究[J]. 陈洁,李月丽.  大众文艺. 2013(11)
[7]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剧文化[J]. 孙晓东.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1)
[8]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剧研究综述[J]. 张金贞.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9]论淮剧艺术的综合性特征[J]. 朱诗宇.  大舞台. 2012(06)
[10]浅谈淮剧之起源与发展[J]. 荀慧.  大众文艺. 2011(10)



本文编号:3457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57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