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动机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结构功能
发布时间:2023-01-05 18:30
该文选择瓦格纳乐剧代表之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其音乐本体分析出发,结合主导动机元素在乐剧中的贯穿形态,探索瓦格纳如何将这一作曲技法所具有的结构功能赋予在由并列性原则所笼罩之下的乐剧结构之中。其由三个章节组成,且相互之间为“起-承-合”之关联构造,即:“起”是秉持借鉴学习之态度,在第一章先撰述于润洋先生、曲锐博士和张筠青老师三位学者分别对《特》第一幕·前奏曲主导动机界定之三种版本阐释,后以此为基点引入笔者本人与其各自相同点、不同点及创新点(本章“特里斯坦和弦”新解为创新点一)。“承”是通过第一章之鉴析引入,笔者于第二章深入阐述创新点二,即在将剧中全部动机分化为主干型主导动机和派生型动机两种类别基础之上,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首先对各动机本体命名缘由及横向音乐旋法特征进行剖析,其后再透视各动机之间的关系展衍,从而推敲出服务于第三章之结构功能呈现的动机演化序列。“合”:结合着第二章之动机演化序列阐述,笔者在第三章含两个创新点,即创新点三是在深入分析后总结该剧本体结构之布局特征;创新点四则是先通过逐次判定三幕中每一个前奏曲和各场次之主导动机对其本体结构的功能性发挥,再于对整部...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三幕·前奏曲中主干型主导动机之衍化序列
“八度音程”主导动机与其派生型动机们之演化序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象中的理性 理性中的诗意——德彪西前奏曲集《雪上足迹》结构思维研究[J]. 杨沼佩,王桂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2]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J]. 胡天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3]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音乐技法[J]. 林萍.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03)
[4]论《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前奏曲的结构形态[J]. 陈咏韵.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5]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十三)[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9(01)
[6]“爱与死”的悲剧的前奏——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评析[J]. 戴定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7]“漂浮”的属和弦与调性的“黑洞”──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J]. 胡向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5(01)
[8]从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看浪漫主义酒神精神[J]. 李芸.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4)
[9]传统和声远未“到顶”——兼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技法的主要特点[J].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4(01)
[10]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 于润洋. 音乐研究. 1993(02)
博士论文
[1]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音乐戏剧结构研究[D]. 曲锐.上海音乐学院 2018
硕士论文
[1]音乐结构中的力度[D]. 金望.上海音乐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727939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第三幕·前奏曲中主干型主导动机之衍化序列
“八度音程”主导动机与其派生型动机们之演化序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象中的理性 理性中的诗意——德彪西前奏曲集《雪上足迹》结构思维研究[J]. 杨沼佩,王桂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2]论瓦格纳的哲学思想与歌剧创作——兼论瓦格纳的艺术人生观[J]. 胡天虹.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03)
[3]析《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音乐技法[J]. 林萍.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03)
[4]论《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前奏曲的结构形态[J]. 陈咏韵.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5]半音化的历史演进(十三)[J]. 桑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9(01)
[6]“爱与死”的悲剧的前奏——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评析[J]. 戴定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8(03)
[7]“漂浮”的属和弦与调性的“黑洞”──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的和声分析[J]. 胡向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5(01)
[8]从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看浪漫主义酒神精神[J]. 李芸.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4(04)
[9]传统和声远未“到顶”——兼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技法的主要特点[J]. 华萃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4(01)
[10]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 于润洋. 音乐研究. 1993(02)
博士论文
[1]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音乐戏剧结构研究[D]. 曲锐.上海音乐学院 2018
硕士论文
[1]音乐结构中的力度[D]. 金望.上海音乐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72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2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