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北皮影戏的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06 08:30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我国的皮影戏流传地域广阔,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陕西、甘肃、河南、山东等省份,并逐渐分为北方影系、西部影系和中南部影系,其中属于北方影系的华北皮影戏尤为繁盛。华北地区的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剧目流传、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独特的演唱方式,并在乡镇农村中拥有着大量的观众。剧目方面,题材上主要有传统历史戏、家庭婚恋戏、神话志怪戏、现代戏等,其中历史题材占比最大,古代戏的数目远远多于现代戏。在剧本上有着“大团圆”意识、平民意识、重武轻文意识,主题上多为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故事颇具传奇性。造型方面,该地区的皮影道具以驴皮为主,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镂刻、敷彩、发汗烫平与缀订合成等七个步骤方可完成。由于造型上采用散点透视的原理,从而将原本的二维皮影呈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影具整体上呈现出平面性、戏曲化、地域性的审美特征。演唱方面,分为生、小、大、(髯)、丑等角色,使用华北地区独特的“掐嗓演唱”,主要的唱词结构由简到繁大致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三赶七等。表演时,演唱者用方言演唱,可根据具体情况随...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皮影戏的溯源与发展
一 影戏的起源
二 影戏的发展
第二节 皮影戏的分类与分布
一 分类
二 分布
第三节 华北皮影戏的流传与现状
一 流传
二 现状
第二章 华北皮影戏的剧本美:返朴还淳
第一节 剧目概述
一 剧目题材分析
二 题材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历史剧与现代戏的个案分析
一 历史剧《鸡宝山》
二 现代戏《焦裕禄》
第三节 剧本中蕴藏的审美意识
一 “大团圆”意识
二 平民意识
三 重武轻文意识
第三章 华北皮影戏的造型美:简中求繁
第一节 皮影的材质
一 北方驴皮皮影
二 西部牛皮皮影
三 中南部地区羊皮、塑料及纸质皮影
第二节 皮影的制作工艺
一 制作方法
二 造型特征
三 造型分类
第三节 皮影造型的美学特征
一 平面性
二 戏曲化
三 地域性
第四章 华北皮影戏的演唱美:以声带画
第一节 舞台设置与操纵方法
一 舞台设置
二 人员安排
三 提线表演
第二节 独特的演唱方式
一 独创的“掐嗓演唱”
二 皮影中的角色行当
三 精巧的唱词结构
四 “文拉武打”的乐器伴奏
第三节 皮影演唱的美学特征
一 写意性
二 乡土性
三 综合性
第五章 现实语境下保护与传承皮影审美的措施
第一节 剧目的更新
一 传统戏:从连台本到折子戏
二 创新戏:对剧目进行更新
第二节 造型的突破
一 灵动性:“会呼吸”的影人道具
二 新鲜感:突破传统皮影造型惯式
三 互动性:加强观众的皮影体验
第三节 演出的转变
一 演出内容:结合IP,博采众长
二 演出生态:官方扶持与艺人自救结合
三 演出资料:数字化皮影戏演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皮影戏)
附录 B 华北皮影戏部分剧本故事梗概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即语言——艺术创作的载体及其价值[J]. 杨华. 美术观察. 2019(11)
[2]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J]. 杨立. 中国民族博览. 2019(12)
[3]环县道情皮影演唱流派和整体特征[J]. 薛亚东,赵菁. 艺术评鉴. 2019(19)
[4]浅谈历史题材戏剧的评价标准问题[J]. 杨洪生. 人文天下. 2019(16)
[5]唐山皮影演唱的历史变迁及现状浅析[J]. 牛明会. 中国戏剧. 2018(08)
[6]冀东皮影戏,抗战有功[J]. 路福贵. 文史博览. 2018(04)
[7]唐山皮影溯源及演唱结构[J]. 杜淑娜. 唐山文学. 2017(09)
[8]从皮影戏的渊源和创新形式探究其传承与发展[J]. 赵浦祺,范雅君,江文逸,雷欢. 戏剧之家. 2017(08)
[9]以真动人 以情暖人——评豫剧《焦裕禄》[J]. 周伟华. 四川戏剧. 2017(01)
[10]中国皮影戏在各时期的发展特点研究[J]. 黄艳. 兰台世界. 2016(12)
本文编号:3728010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皮影戏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皮影戏的溯源与发展
一 影戏的起源
二 影戏的发展
第二节 皮影戏的分类与分布
一 分类
二 分布
第三节 华北皮影戏的流传与现状
一 流传
二 现状
第二章 华北皮影戏的剧本美:返朴还淳
第一节 剧目概述
一 剧目题材分析
二 题材特征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历史剧与现代戏的个案分析
一 历史剧《鸡宝山》
二 现代戏《焦裕禄》
第三节 剧本中蕴藏的审美意识
一 “大团圆”意识
二 平民意识
三 重武轻文意识
第三章 华北皮影戏的造型美:简中求繁
第一节 皮影的材质
一 北方驴皮皮影
二 西部牛皮皮影
三 中南部地区羊皮、塑料及纸质皮影
第二节 皮影的制作工艺
一 制作方法
二 造型特征
三 造型分类
第三节 皮影造型的美学特征
一 平面性
二 戏曲化
三 地域性
第四章 华北皮影戏的演唱美:以声带画
第一节 舞台设置与操纵方法
一 舞台设置
二 人员安排
三 提线表演
第二节 独特的演唱方式
一 独创的“掐嗓演唱”
二 皮影中的角色行当
三 精巧的唱词结构
四 “文拉武打”的乐器伴奏
第三节 皮影演唱的美学特征
一 写意性
二 乡土性
三 综合性
第五章 现实语境下保护与传承皮影审美的措施
第一节 剧目的更新
一 传统戏:从连台本到折子戏
二 创新戏:对剧目进行更新
第二节 造型的突破
一 灵动性:“会呼吸”的影人道具
二 新鲜感:突破传统皮影造型惯式
三 互动性:加强观众的皮影体验
第三节 演出的转变
一 演出内容:结合IP,博采众长
二 演出生态:官方扶持与艺人自救结合
三 演出资料:数字化皮影戏演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皮影戏)
附录 B 华北皮影戏部分剧本故事梗概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即语言——艺术创作的载体及其价值[J]. 杨华. 美术观察. 2019(11)
[2]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J]. 杨立. 中国民族博览. 2019(12)
[3]环县道情皮影演唱流派和整体特征[J]. 薛亚东,赵菁. 艺术评鉴. 2019(19)
[4]浅谈历史题材戏剧的评价标准问题[J]. 杨洪生. 人文天下. 2019(16)
[5]唐山皮影演唱的历史变迁及现状浅析[J]. 牛明会. 中国戏剧. 2018(08)
[6]冀东皮影戏,抗战有功[J]. 路福贵. 文史博览. 2018(04)
[7]唐山皮影溯源及演唱结构[J]. 杜淑娜. 唐山文学. 2017(09)
[8]从皮影戏的渊源和创新形式探究其传承与发展[J]. 赵浦祺,范雅君,江文逸,雷欢. 戏剧之家. 2017(08)
[9]以真动人 以情暖人——评豫剧《焦裕禄》[J]. 周伟华. 四川戏剧. 2017(01)
[10]中国皮影戏在各时期的发展特点研究[J]. 黄艳. 兰台世界. 2016(12)
本文编号:3728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2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