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荆州市群艺馆藏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8:22

  本文关键词:荆州市群艺馆藏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荆州市 荆河戏 馆藏手抄本 三国戏


【摘要】:荆沙地区是荆河戏的重要源流地,承载了荆河戏一个多世纪的活动,散落着一批荆河戏艺人留下的艺术宝藏。遗憾的是,随着老艺人相继离去,荆河戏发展面临着行当不全、后继无人等危机。荆州市群艺馆多年来支持荆河戏剧团的排演活动,群艺馆工作人员与荆河戏艺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获赠一批由老艺人收藏多年的荆河戏手抄本,为荆河戏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料。本文初步探寻了这批手抄本的来源、分析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特点,并以这批手抄本中的三国戏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荆河戏三国戏展开分析研究,探寻总结这批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的基本内容、文化成因及艺术特点。一是荆河戏手抄本及其中三国戏手抄本的基本内容概述。首先,整理出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的剧目名称、剧本数量、行当人物等基本内容,形成表格。其次,对手抄本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手抄本的基本形态。再次,以题材内容为分类标准,将手抄本进行归类,并对各题材类别做简单介绍。最后,将三国戏手抄本单列一节,并就其形式、选材与行当角色的分配,对三国戏手抄本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二是对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民间性特点的归纳整理,针对荆州市群艺馆所藏的30个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从思想倾向、唱念语言、关目情节、人物塑造四个方面体现出的民间性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三是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与荆楚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对荆楚地域文化中三国文化的介绍,三国戏剧目取材与荆楚地域的关系,人物形象与荆楚地域的关系三方面。探讨荆楚地域文化中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民间曲艺中的三国因素对荆河戏三国戏的影响,以及荆河戏三国戏吸收荆楚三国文化后,体现出的浓郁得地域特色。总之,荆河戏是具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保留了一批数目可观、内容丰富的手抄本剧本,特别是其中的三国戏,受荆楚三国文化影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因此,对荆河戏手抄本,特别是三国戏手抄本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其思想倾向、语言艺术、取材特点、人物塑造、文化成因等内容,对于戏曲研究,特别是花部地方戏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荆州市 荆河戏 馆藏手抄本 三国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研究缘起8
  • 二、研究目的8-9
  • 三、研究现状9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9-11
  • 第一章 荆州市群艺馆藏荆河戏手抄本概况11-27
  • 第一节 荆河戏手抄本来源11-16
  • 一、荆河戏班社与艺人12-13
  • 二、群艺馆与荆河戏渊源13-14
  • 三、荆河戏老艺人与荆河戏手抄本14-16
  • 第二节 荆河戏手抄本内容16-20
  • 一、手抄本外在形式概述16-17
  • 二、手抄本内在形式概述17-19
  • 三、手抄本题材概述19-20
  • 第三节 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概述20-27
  • 一、三国戏手抄本的内在形式21-22
  • 二、三国戏手抄本的选材倾向22-24
  • 三、三国戏手抄本的行当人物24-27
  • 第二章 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的民间性特点27-37
  • 第一节 民间历史观思想倾向27-29
  • 第二节 民间性的唱念语言29-31
  • 第三节 民间性的关目结构31-33
  • 一、民间叙事的虚构性31-32
  • 二、民间叙事的乐观性32-33
  • 第四节 民间性的人物塑造33-37
  • 一、正邪之分34-35
  • 二、戏谑与夸张35-37
  • 第三章 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与荆楚地域文化37-51
  • 第一节 荆楚地域文化中的三国文化37-41
  • 一、民俗文化中的三国节令37-38
  • 二、民间文学中的三国传说38-40
  • 三、民间曲艺中的三国曲目40-41
  • 第二节 剧目取材与荆楚地域的关系41-45
  • 一、取材的情境化42-43
  • 二、取材的场景化43-45
  • 第三节 人物塑造与荆楚地域的关系45-51
  • 一、关公戏:关羽与荆州45-47
  • 二、周瑜戏:讨还荆州47-49
  • 三、曹操戏:兵败荆州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 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30种目录56-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文辉;独具特色的荆河戏[J];学习导报;2005年07期

2 何玉人;;荆楚热土的文化瑰宝——王泸《荆河戏艺术探源》的价值和意义[J];艺海;2014年01期

3 刘友军;;澧州荆河戏的声腔演变及其唱腔特色[J];艺海;2008年05期

4 孔庆夫;金姚;;探究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荆河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祚兴;;县级剧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艺海;2009年07期

6 曾广寿;京剧在安乡[J];中国京剧;1994年01期

7 ;四大河派[J];湖北文史资料;1998年Z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珂 刘明君 曾衡林;荆河戏:在市场中艰难求存[N];湖南日报;2006年

2 诸扬荣;好一篇“荆河戏大学”的毕业论文[N];常德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王明义 简云勇;临澧荆河戏受热捧闹活城乡文化[N];常德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雪芹;传承经典担在肩[N];常德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龚兴建 冯文正 通讯员 孙天会 邢忠明;道水奔流欢乐歌[N];常德日报;2008年

6 记者 熊远帆 通讯员 王明义 龚庆华 龚文君;临澧拯救六百载荆河剧[N];湖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驻湖南记者 黎鑫;把青春献给这片文化热土[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记者 陈熹;我省再添24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N];湖北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王明义 汪进 龚文君 记者 吴琼敏;临澧恢复振兴荆河剧种[N];常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飞;常德荆河戏现状考察与唱腔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庞小凡;荆州市群艺馆藏荆河戏三国戏手抄本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杨颜嘉;澧州荆河戏的唱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4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54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