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歌剧选段《孤独、迷途、被遗弃》演唱探析
本文关键词:普契尼歌剧选段《孤独、迷途、被遗弃》演唱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普契尼歌剧 玛侬 气息分配 情感处理 织体 爆发力 抒情戏剧女高音
【摘要】:《孤独、迷途、被遗弃》是具戏剧性与抒情性于一体的完美佳作。这首咏叹调的旋律华丽流畅,节奏、和声、织体的不断变化使整首曲调扣人心弦,给人以心灵的极大震撼与满足感,而对演唱者来说则是一首极具挑战性的作品。笔者结合自身演唱经验,对该咏叹调的剧情背景、人物性格特征以及演唱时情感与技术等方面的处理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演唱者成功诠释这首作品提供一些经验或借鉴。
【作者单位】: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音乐表演与排练教研室;
【关键词】: 普契尼歌剧 玛侬 气息分配 情感处理 织体 爆发力 抒情戏剧女高音
【分类号】:J617.2
【正文快照】: 毋庸置疑,歌剧艺术中的“歌”和“剧”,也就是音乐和戏剧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过,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作曲家对歌剧的审美价值取向不同,“歌”和“剧”的分量在每部歌剧中的比重也就不尽相同:有些作曲家偏重“歌”的作用,因此绚丽的旋律和美妙的歌声自然超越了“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滨;;普契尼与柳儿的悲惨命运[J];艺术研究;2012年03期
2 崔焕珍;谈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丁卫萍;普契尼歌剧中的现实主义倾向[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5期
4 王弦;;谈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J];歌海;2005年06期
5 徐凯;;普契尼艺术创作的心理根源和《图兰多》的艺术特色[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6 崎清;马骏;;普契尼歌剧中的“十四钗”(二)[J];歌剧;2007年04期
7 胡建林;;浪漫与现实的经典呈现——浅谈普契尼歌剧的创作特点[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8 徐波;;试析普契尼歌剧中的“泛东方想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欧南;;多彩的三棱镜——普契尼的《三联剧》[J];歌剧;2008年11期
10 任红苗;;谈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艺术特点[J];戏剧文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杰;普契尼歌剧的传世秘笈[N];音乐周报;2008年
2 赵世民;丰满细腻大气滋润的普契尼[N];音乐周报;2012年
3 壬雯;是普契尼的,是意大利的,更是中国的 是高广健的,是郝维亚的,是陈薪伊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紫茵;普契尼三联剧在京首演[N];音乐周报;2008年
5 周舒邋彭敏;歌剧新生代的晴朗一天[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周舒;公主的“第一滴眼泪”与中国天使[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单三娅;大剧院版《图兰朵》在期待中诞生[N];光明日报;2008年
8 高峰;创造属于中国人的歌剧记忆[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唐若甫;大都会新政[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唐若甫;土洋之争的尖峰对决[N];音乐周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楠;对普契尼歌剧《图兰多》的学习和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王周悦;论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各角色的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冷静;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元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尚燕;普契尼歌剧咏叹调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龚永红;普契尼歌剧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春华;论普契尼歌剧中凋零的“女人花”[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张媛媛;普契尼东方题材歌剧之分析与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姜珂珂;普契尼歌剧《图兰多》中柳儿艺术形象的塑造[D];厦门大学;2009年
9 胡猿猿;试论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外作曲家续写之思考[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10 秦超;论普契尼三部歌剧中的男主人公角色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8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