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上杭傀儡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7:03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上杭傀儡戏研究
【摘要】:傀儡戏,又称木偶戏,是我国民间戏剧的一种特殊样式,其主要的演出形式即人在幕后操纵木偶进行戏曲歌舞的表演。在我国古代,木偶最早的功能是代替活人进行殉葬,后来出现的木偶戏则是在丧葬时演奏音乐,随着木偶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是就转移用在宴会这种喜庆的场合了。现在各地都有傀儡戏的表演,这些艺人们大都采用了地方的方言和声腔进行演唱,但是随之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傀儡戏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已呈现日益衰落之势,而傀儡戏的技艺传承也面临着断裂的危险。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闽西上杭傀儡戏的田野调查,聚焦上杭傀儡戏祭祀仪式的过程,以此为基础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宗教意义以及社会功能,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域下,对上杭傀儡戏的现状进行评估,以点带面,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对于上杭傀儡戏的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简单介绍了福建傀儡戏的发展概况以及上杭傀儡戏在这大环境中的地位及发展情况;第三章运用田野调查资料,记录田野考察过程并采用多种理论分析工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过程;第四章则从分别从宗教性、民俗行以及艺术性对上杭傀儡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综合性分析。第五章根据分析部分得出的结果,得出一系列结论,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傀儡戏 仪式空间 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7;G12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引论8-13
- (一) 上杭傀儡戏的研究背景8
- (二) 上杭傀儡戏的研究现状8-11
- (三) 研究方法11
-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二、福建上杭傀儡戏的文化源流13-17
- (一) 福建傀儡戏整体发展状况13-15
- 1.汉唐傀儡戏之滥觞13-14
- 2.宋代傀儡戏之兴盛14
- 3.明代傀儡戏之繁华14-15
- 4.清代以来的福建傀儡戏之没落15
- (二) 闽西上杭傀儡戏起源与发展15-17
- 三、田野聚焦——傀儡戏仪式空间17-27
- (一) 上杭傀儡戏祭祀仪式的过程17-21
- 1.举行仪式的时刻17-18
- 2.举行仪式的场所18
- 3.实际参加者18
- 4.仪式过程18-21
- (二) 上杭傀儡戏蕴涵的宗教意义21-27
- 1.包容性21-22
- 2.工具性22-23
- 3.整合性23-27
- 四、闽西上杭傀儡戏的文化内涵27-31
- (一) 民俗内涵27-28
- (二) 宗教内涵28-29
- (三) 艺术内涵29-31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下的上杭傀儡戏31-40
-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31
- (二)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杭傀儡戏的现状与保护31-32
- (三) 当代上杭傀儡戏的传承与开发对策研究32-40
- 1.上杭傀儡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2-33
- 2.对上杭傀儡戏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对策33-40
- 结论40-41
- 注释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6
- 后记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世文;傀儡戏起源于“俑”考——兼及“傩”与傀儡戏起源之关系[J];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01期
2 刘金萍;贾鸿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陈世明;中国木偶艺术的民族性[J];福建艺术;2000年04期
4 叶明生;;福建民间傀儡戏的祭仪文化特质[J];福建艺术;2010年03期
5 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丰鹏;;试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悖论[J];经济师;2008年02期
7 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年02期
8 倪峰;;中国传统傀儡戏及人物造型艺术探究[J];美与时代;2006年06期
9 康保成;佛教与中国傀儡戏的发展[J];民族艺术;2003年03期
10 夏敏;傀儡戏与辟邪巫术[J];民族艺术;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786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8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