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新版河南曲剧《寇准背靴》主要唱腔曲牌的发展变化特点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18:31

  本文关键词:新版河南曲剧《寇准背靴》主要唱腔曲牌的发展变化特点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曲剧 寇准背靴 主要唱腔曲牌 发展变化 传承


【摘要】:河南曲剧《寇准背靴》(又名《背靴访帅》)是一部活跃在曲剧舞台上近60年的经典作品,时至今日,仍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河南曲剧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08年洛阳曲剧院为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在保留原剧主题风格不变的情况下,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对该剧进行重新包装,打造了新版《寇准背靴》,公演之后,获得了观众与专业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是针对地方剧种中的一个经典剧目为研究对象,探索剧中主要唱腔曲牌基本的音乐特征,并与同名传统曲牌进行详实的对比分析,以呈现出唱腔的发展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新版唱腔较好的继承了传统唱腔,稳定因素大于变化因素,保证了唱腔整体风格的稳定性。结论:河南曲剧的传统唱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河南曲剧及新版《寇准背靴》的简介;第二章是对新版《寇准背靴》中主要唱腔曲牌音乐特征的探析;第三章是新版与传统唱腔之比较研究;第四章为河南曲剧传承方式探究。通过对该经典剧目的研究分析,窥见了河南曲剧唱腔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利于清醒的认识到曲剧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我国类似的地方戏曲的发展变化情况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河南曲剧 寇准背靴 主要唱腔曲牌 发展变化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课题缘起7
  • 二、研究现状综述7-8
  • 三、研究方法8-11
  • 第一章 河南曲剧及新版《寇准背靴》简介11-19
  • 第一节 河南曲剧概况11-15
  • 一、曲剧简介11-12
  • 二、曲剧的角色行当与表演艺术形式12-13
  • 三、曲剧的剧目13
  • 四、曲剧的音乐构成13-15
  • 第二节 新版《寇准背靴》简介15-19
  • 一、《寇准背靴》的历史意义及艺术特征15-17
  • 二、新版《寇准背靴》创新点简介17-19
  • 第二章 新版《寇准背靴》中主要唱腔曲牌音乐特征探析19-31
  • 第一节 主要唱腔曲牌的选择标准19-20
  • 第二节 主要唱腔曲牌音乐特征20-28
  • 一、主要唱腔曲牌音乐分析20-24
  • 二、主要唱腔曲牌音乐特征24-28
  • 第三节 曲牌腔词关系特征28-31
  • 第三章 新版唱腔与传统唱腔之比较研究31-47
  • 第一节 传统唱腔的材料说明31-32
  • 第二节 新版曲牌与传统曲牌之比较研究32-47
  • 一、新版曲牌与传统曲牌之比较研究32-41
  • 二、曲牌变化特点及成因分析41-47
  • 第四章 河南曲剧传承探究47-57
  • 第一节 曲剧传承现状47-51
  • 第二节 唱腔曲牌变化与传承方式之关系51-54
  • 一、河南曲剧传承方式的衍变51-53
  • 二、唱腔曲牌变化与传承方式衍变之关系53-54
  • 第三节 河南曲剧传承的思考54-57
  • 结语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5
  • 附录65-8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琳娜;;昆曲《牡丹亭·惊梦》唱腔探析——兼对现存“主腔”论点的商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吉莉;;说唱还是歌舞——论河南曲剧的声腔类别[J];戏剧文学;2012年06期

3 刘威;赵晓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戏曲生态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蒲亨强;“剽学”——值得注意的民间音乐传承方式[J];中国音乐;2002年03期

5 蒋菁;略论曲牌体戏曲唱腔的句法结构——兼谈与板腔体的异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6 刘正维;戏曲音乐三绝[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马紫晨;张萌;;对河南民间戏剧的调查与理论思考[J];中华戏曲;1998年00期

8 周来达;;昆曲中普遍存在相似或相同音调现象意味什么[J];戏曲艺术;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宏菊;江苏柳琴戏传承模式的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49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49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