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15 12:26
本文关键词: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
【摘要】:琵琶是由外来的曲项琵琶充分吸收了中国汉琵琶的长处,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族弹拨乐器。琵琶拥有独特的演奏技巧和纷繁的艺术表现力,被誉为“民乐之王”。 作为琵琶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琵琶武曲的发展经历了兴起、衰落和成熟三个历史阶段。概括地说,南北朝、隋唐是琵琶武曲的兴起时期,宋代是琵琶武曲的衰落时期,元、明、清是琵琶武曲的成熟时期。 根据历代琵琶传谱记载,琵琶武曲包括武板和武套两种类型。其中,武套注重写实和叙事,演奏技巧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精髓,被视为琵琶武曲的典型代表。 本文综述了琵琶艺术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琵琶武曲的界定和发展历程,并以著名的武套《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从形态特征、演奏技巧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概括了琵琶武曲的艺术特征。形态上,具有灵活多变的节拍和综合体的结构类型。演奏上,采用多种常用指法和非乐音技巧。审美价值上,包括形象的典型性、感情的感染性、思想的深刻性和表演的完美性。 系统地了解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与艺术特征,必将有助于演奏者更好地挖掘和表现武曲的内在美,欣赏者更全面地把握和理解武曲深刻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精髓,从而进一步推动琵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琵琶 琵琶武曲 发展历程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8
- 第一章 琵琶艺术发展历史概述8-17
- 第一节 琵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8-14
- 一、名称和形制的发展演变8-10
- 二、演奏姿势和方式的发展演变10-12
- 三、乐曲表现内容的发展演变12-14
- 第二节 琵琶艺术的文化内涵14-17
- 一、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14
- 二、雅俗共赏的文化属性14-15
- 三、有机联系的发展进程15-17
- 第二章 琵琶武曲的发展历程17-27
- 第一节 琵琶武曲的界定17-18
- 一、传统琵琶乐曲中套曲和小曲之分17-18
- 二、琵琶武曲中武板和武套的特征分析18
- 第二节 琵琶武曲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18-27
- 一、南北朝、隋唐是琵琶武曲的兴起时期18-22
- 二、宋代是琵琶武曲的衰落时期22-24
- 三、元、明、清是琵琶武曲的成熟时期24-27
- 第三章 琵琶武曲的艺术特征27-43
- 第一节 琵琶武曲的形态特征27-33
- 一、灵活多变的节拍27-29
- 二、综合体的结构类型29-33
- 第二节 琵琶武曲的演奏技巧33-41
- 一、琵琶武曲演奏技巧总述33
- 二、各种演奏技巧在琵琶武曲中的实际运用33-41
- 第三节 琵琶武曲的审美价值41-43
- 一、形象的典型性41
- 二、感情的感染性41-42
- 三、思想的深刻性42
- 四、表演的完美性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亢爽;琵琶曲中英雄性、悲剧性的审美表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杨冉;呼吸在琵琶表演中的特殊性[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3 金姝雅;琵琶腔韵技法及艺术表现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37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37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