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留住乡愁”的民族音乐保护

发布时间:2017-10-15 15:37

  本文关键词:“留住乡愁”的民族音乐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留住乡愁 民族音乐 保护 可持续 创新性


【摘要】:乡愁诞生于乡村社会和经济方式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远离乡土文化的人们内心永远都无法割舍这种情结,应运而生的便是他们的乡愁需求。作为重要的非物质载体,民族音乐在"留住乡愁"的语境下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其保护也应值得我们关注。在当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式的保护存在着重视申报而轻视保护的现象,许多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工程不符合实际情况,保护与需求严重脱节,同时,在新形势下,对民族音乐保护的创新性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化和健全非遗保护措施、坚持走联动式的可持续保护策略,以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到与时俱进,开辟出创新性的、与受众互动的保护手段。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留住乡愁 民族音乐 保护 可持续 创新性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在霍弗尔思看来,乡愁是“轻快精神经由中脑纤维的持续运动,而中脑中仍然粘附着关于祖国思想的印痕”[1](P64)。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家乡和故土表现出浓浓的眷念之情。《汉书·元帝纪》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国在本质上是一个乡土社会,即使是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本立;台湾民族音乐之研究、创新与应用[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温U,

本文编号:1037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37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