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薅草锣鼓中追寻传统农业时代的节奏——以川楚陕交边地区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从薅草锣鼓中追寻传统农业时代的节奏——以川楚陕交边地区为中心
【摘要】:作为重要非遗的薅草锣鼓等传统农作音乐,除了其音乐、艺术、语言等专业层面的价值及活跃劳动气氛、提高劳动效率、祈盼风调雨顺等功效,在其简单粗犷的形式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蕴含着深厚、具有重要价值的时代精神,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个体小农经济条件下,"更互力田"、通力合作的传统,通过助工、换工等途径实现互助方式的长期延续。不仅在山区,亦不止于粗放的刀耕火种农作方式。始初的薅草锣鼓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必须与互助的集体劳作相结合方有用武之地,此乃薅草锣鼓突出的特征之一,对于认识传统农耕技术、农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薅草锣鼓 更互力田 农作制度 农耕文化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38)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价值,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客观认识历史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保护、传承亦初见成效。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众多,且要活态传承,要达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英;何元平;;巴渠地区“薅草锣鼓”艺术形态研究[J];四川戏剧;2008年04期
2 罗丽;赵波;;青川薅草锣鼓研究[J];四川戏剧;2008年05期
3 张月;;李家槽“薅草锣鼓”调查[J];中国音乐学;2010年02期
4 王瑞;;川东薅草锣鼓的艺术形态及美学特点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刘小琴;;四川宣汉县薅草锣鼓初探[J];中国音乐;2010年03期
6 胡晓萍;;薅草锣鼓的伦理价值和德育功能初探[J];四川戏剧;2011年03期
7 赵英;何元平;王瑞;;川东薅草锣鼓的当下语境与文化价值研究[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8 陈孝荣;;薅草锣鼓[J];中国保险;2011年08期
9 杨胜兴;;贵州薅草锣鼓的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03期
10 王瑞;;巴蜀民歌之四川薅草锣鼓中的价值新探[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莉芳;;浅议民间音乐“土家薅草锣鼓”的艺术特点及其研究价值[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瑞;保护与发展达州薅草锣鼓的商业化探索[N];音乐生活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 王姝;川北薅草锣鼓让劳动更快乐[N];广元日报;2006年
3 叶万平;薅草锣鼓[N];三峡日报;2006年
4 余泳忠 本报记者 付勇 徐冬;原生态文化走向春晚大舞台[N];达州日报;2013年
5 柳桂华 王玉春 特约通讯员 杨仕甫;川北:薅草锣鼓敲起来[N];四川日报;2006年
6 简冰;就怕我是一厢情愿[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杜洁芳;在家乡的山水中喊歌才有激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贾琳;让生命在每一天尽情歌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敏 李雪芹 通讯员 李飞 余娟;“下里巴人” 古今绝唱[N];常德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琪;四川薅草锣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0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12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