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斯特拉文斯基不同创作时期复调思维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异

发布时间:2018-01-30 08:12

  本文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复调思维 表现形态 发展变异 出处:《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学位论文以斯特拉文斯基三个创作时期五部代表性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努力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这些作品中所反映的作曲家的复调思维及其作用下的复调技法与表现形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并对它们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实践中的创新发展变异进行了观照、解析。而本论文就此进行的论述,无疑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复调思维与技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本学位论文由引言、第一、二、三章及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在引言中,概括介绍了复调思维与其作用下的复调技法和表现形态,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在各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实践中所产生的丰富变化与规律、特征;还概括介绍了我国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对于斯特拉文斯基作品中复调思维及其表现形态问题的研究成果与现况。论文主体为第一、二、三章。在第一章中,对作曲家创作时期以及生平、他的复调思维与技法特征在西方现代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说明;在第二章,论文对斯特拉文斯基三个创作时期中的五首代表作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而第三章则从节奏、节拍、调性、音色、张力等多种织体构成要素方面的角度对作曲家的复调写作技术、技巧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论述,以期能从中解读斯特拉文斯基对复调艺术的继承运用、创新发展在当代音乐创作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和学术意义。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三个创作时期代表作品的概略介绍、总结,可以充分说明、论证复调思维及其丰富的技法构成、表现形态在20世纪现代音乐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共同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以期促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Abstract]:This thesis takes Stravinsky three creation period of five representative wor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stice, objective, and its effect on the polyphonic thinking reflected in these works under the composer of polyphonic techniques and forms of system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n the creation of Stravinsky in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ation of reflection, an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from a certain point of view reflect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techniques affect each other.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first, second, five parts, three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part. In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introduced under the action of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polyphonic techniques and form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rich variations in each period of music creation practice and rules Law characteristics;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our country composition theory course for research results and current status of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its manifestations of Stravinsky's work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rst, second,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composer's life and times,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western music the important role of such problems were reviewed and briefl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aper comb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Stravinsky's three period in five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rhythm, rhythm, tone, timbre, tension and other texture elements of the composer polyphonic techniques, skills a thoroug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interpret Stravinsky's following the carrier of polyphony, innov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mporary music creation practice important guidance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In the epilogue, the author emphasizes agai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travinsky, roughly three creation period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summary, can fully explain the argument, polyphonic thinking and rich techniqu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ms of modern music history therefore, I hope; this problem can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together, this further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China contemporary music creation and theory.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湘;斯特拉文斯基个性创作手法之浅析[J];艺术百家;2001年01期

2 冯季勇;斯特拉文斯基节奏创作的多样化[J];音乐天地;2004年10期

3 周筱燕;;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J];音乐爱好者;2006年07期

4 李萍;;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地位及影响[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李学娟;;一位正直而有深度的音乐家——透过斯特拉文斯基的理论著作看其音乐思想[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6 叶青;;浅析斯特拉文斯基钢琴音乐的节奏特点[J];音乐创作;2012年11期

7 李贵岩;;斯特拉文斯基的交响乐,是偶然还是必然?(续)[J];音乐生活;2013年09期

8 张洪模;斯特拉文斯基的悲剧[J];人民音乐;1982年09期

9 伊·斯特拉文斯基;罗·克拉夫特;汪启璋;;斯特拉文斯基重返故土(上)[J];音乐艺术;1983年01期

10 伊·斯特拉文斯基;罗·克拉夫特;汪启璋;;斯特拉文斯基重返故土(下)[J];音乐艺术;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静;;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义作品风格的缩影——芭蕾舞剧《春之祭》赏析[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晓伟;“修补旧船”的斯特拉文斯基[N];北京日报;2004年

2 许渌洋;“把票投给斯特拉文斯基”[N];音乐周报;2011年

3 黑莓;“斯特拉文斯基艺术节”高配置[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龙飞;现代乐派的最初啼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班丽霞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远古大地与春天的祭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项兆斌;《音乐之光》涉嫌严重抄袭[N];文学报;2012年

7 记者 吴丹;不唤起欢乐,也不唤起悲伤[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8 杨伟杰;音乐的“巧合”[N];音乐周报;2013年

9 骆季超;此“大师”与彼“大师”相距甚远[N];音乐周报;2012年

10 陈立;一部有关中国的歌剧[N];音乐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文婕;斯特拉文斯基不同创作时期复调思维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异[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2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昭;斯特拉文斯基个性心理探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夏忆沙;斯特拉文斯基早、中期钢琴独奏作品的和声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5年

3 盖世;解读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士兵的故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晨昊;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美学思想再认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涔溪;斯特拉文斯基“秩序”说解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6 吕佳;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D];吉林大学;2016年

7 任艺平;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的音乐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8 向征;斯特拉文斯基《四重奏小品三首》中节奏和音高的结构力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9 钱亮;斯特拉文斯基《普尔钦奈拉》组曲浅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10 赵蕾;斯特拉文斯基多样性音乐特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475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75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