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一陌作品《风之猎》的音高、节奏、音色特点分析——兼谈中国现代古筝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选题:民族器乐 切入点:星海音乐学院 出处:《民族音乐》2016年04期
【摘要】:正陶一陌先生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获博士学位,现任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主任。他的音乐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含近百部民族器乐、室内乐、管弦乐、电子音乐等。因为他的妻子吴莉从事古筝教学工作,因此他对古筝创作情有独钟。他的古筝作品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如古筝独奏曲《风之猎》《层层水澜》,古筝协奏曲《体验》《飘飘何所似》,古筝与电子音乐《蝴蝶与蓝》等。他的作品既具有中国式写意的特点,同时具备极大的技术难度。因此,笔者认为,他的古筝音乐
[Abstract]:Zheng Tao Yimo is a famous composer and music producer in our country. He studi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position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received a doctorate degree. He is now the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Modern Music at the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His music composition is of a very wide range of genres. Including nearly 100 pieces of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chamber music, orchestral music, electronic music, etc. Because his wife Wu Li is engaged in teaching guzheng, he has a special love for the creation of guzheng. His works of guzheng have considerable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example, Guzheng Solo "the hunting of the wind", the guzheng Concerto "experience" "what is floating", the Zheng and Electronic Music "Butterfly and Blue", etc. His work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tyle freehand brushwork and great technical difficul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his zither music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3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劲峰;变迁中的民族器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吴雅蓉;;崎岖的启蒙之路——关于民族器乐考级的思考[J];艺苑;2006年04期
3 王玮;;民族器乐的五线谱应用问题探究[J];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4 廖丹;;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民族器乐课程[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2期
5 范红玲;;制约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微观因素与对策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卢慧娟;侯腾;;关于我国民族器乐发展的几点思考[J];黄河之声;2010年07期
7 王燕姿;;关于民族器乐发展的几点认识[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8 钱伟宏;;浅谈艺术院校民族器乐专业教学、实践与科研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1年12期
9 ;2012届毕业生教学展演暨就业推介系列活动(二) 民族器乐教育系学生演出照片选登[J];音乐生活;2012年03期
10 蒋快安;;试论我国民族器乐在现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大众文艺;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凤杰;孟子厚;;民族器乐最佳混响处理的初步听觉实验[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祖荫;民族器乐教育:别丢了传统的口传心授[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杨瑞庆;民族器乐怎么才能流行起来[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张红梅;莫让民族器乐种类冷热失衡[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董大汗;民族器乐大赛让民族音乐放异彩[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陈茴茴;守住民间 走向国际[N];音乐周报;2013年
6 董岩冰;振兴民乐在变革中继承和发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实习生 张岩 采访整理;少数民族器乐的保护与传承[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孙焕英;两次民乐大赛的比较[N];音乐周报;2007年
9 杨红;民族器乐的独奏化趋势[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 王圣春;对“民族器乐”与“民族乐器”的辨析[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梁冉;1950—1966天津民族器乐发展初探[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2 丁英超;我国专业艺术院校民族器乐课程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李逊芳;上海市杨浦区学校民族器乐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丽娟;山东当代民族器乐创作现状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5 申璐;当代中国小型民族器乐组合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罗海玲;高师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婕;民族器乐协奏曲创作实践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8 沈兴;转型期的传统笛乐创作实践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蔡为忠;阮史和阮曲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91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691246.html